活动

后疫情时代企业的可持续经营线上论坛:疫情新常态下,直面风险和不确定性

Rita Zeng  · 2020-07-23 18:27

【摘要】 巨变之下的不变创新:通过CSV实现志本经营,布局未来

步入新千年,世界变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众多不确定性不断涌现,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到今年的新冠疫情,人类社会经济固有格局迅速被打破。面对这样的世界,我们应如何面对又应如何行动?


在7月19日,电通公关联合《经济观察报》以及野声和UTC行家共同举办的“后疫情时代企业的可持续经营”线上论坛中,中日两国专家,给出了答案:在义利合一思想下,通过CSV实现志本经营,布局未来。


该论坛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秘书长、研究员郑砚农,野声创始人、首席探险家姚松乔、UTC行家创始人孔晓红和电通公关总经理、CCSV发起人郑燕等嘉宾,同时连线日本一桥大学商学院教授、JCSV专家名和高司。嘉宾们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展开圆桌讨论。论坛也邀请了30余家国内主流媒体参加。



此外,曾帮助伦敦、索契和东京申奥成功的国际演讲专家马丁·纽曼和资深跨界传媒人,设计整合及品牌沟通创新服务专家,“思享东方mindstyle”生活美学倡导和引领者段妍玲则通过视频发表了演讲。



郑砚农:接纳新常态,面对不确定性持续创新


本次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秘书长、研究员郑砚农提出,疫情下的社会生活已形成一种常态,企业一面防护一面复工复产。直面随机发生的不确定因素,用不断的创新去降低造成的风险。

 

图片2.png


郑砚农首先认为,我们要适应疫情所带来的新常态,接受随之而来的不确定性。


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上提出的新常态(new normal),针对的是在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经济社会出现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这个常态与危机发生前不一样了。


郑砚农认为,新冠疫情发展到现在,用新常态描述更贴切。医学界提出新冠病毒会在南北半球交替出现的观点,这个观点就如医学界提出的人类要与癌症长期共存一样。另一方面,经济要发展,人类要生活,社会要复工复产,不能指望哪一天疫情彻底离开了,再开工,再开业,所以,边防护,边发展就是一种常态。


同时,这种新常态还体现在疫情严峻时期不得而为之所形成的一些新业态、新工作模式、新商业模式以及新产品,由于其具有的优越性如:安全、简捷、高效、低成本等等,已为人们接受,习惯乃至喜欢。即便是疫情过后仍然会延续下来,不断迭代和出新,以为常态。


郑砚农以疫情期间颠覆人们观念和生活的一系列新事物举例。他进一步阐释说,“宅”经济模式,网络化管理,云会议会展,办公软件,同时也倒逼我们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过去常说的能见面说比电话微信效果好,现在是现在云上视频沟通效果更好。社群之间的沟通偏好已发生了变化。当然还有网红带货虽然会优胜劣汰,但作为特定群体的营销方式也一定会延续下去。他特别强调,这些新常态就要引起企业,尤其是以公共传播,沟通管理为主业的领域的高度重视。


紧接着郑砚农为如何面对、接受这样的不确定性给出了答案。


他在演讲中谈到,经济学家富兰克·耐特,把不确定性归纳为两种不同概念。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富兰克·耐特认为,已知的未知属于风险,而未知的未知属不确定性,或者说,风险是可度量的不确定性,而不可度量的风险就是不确定性。


面对风险,企业要在风险管理上下功夫,支出必要的成本,编制预算,要结合疫情下的国际国内环境,考虑更多因素,自然、地理、 人文、社会,政治甚至太空。要尽可能的用到现代的预测科学与技术,如:大数据,北斗卫星。 用科学的预测来预警,减少风险的发生。


面对不确定,未知的未知,唯有把自己做得更好,唯有不断创新。大量的事实证明,即使像新冠肺炎这种人类没有遇到过的疫情,新科技和创新的模式,也可让社会抗疫和企业的自救发挥积极作用。2008年的汶川地震,那次地震的震中映秀,对外通信中断,救援部队拼死进入后第一条信息就是由北斗发送的。这次疫情,北斗卫星也是在雷神山方舱医院定标定位,在引导救灾运输大军快速到达方面作用独特,而移动通讯和大数据在统计预测疫情、阻断传播、健康码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郑砚农还提出,假如当今AI技术足够发达,对病人的诊断和救治可以实现“无人化”,将可以大大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率,更可以在疫苗的研制发挥重要作用。


郑砚农在演讲最后总结说,这次疫情中,对于向数字经济转型早,转型快,对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敏感的企业来说,就会受益(不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商业模式管理层面)。从哲学的观点看,确定性是相对的,而不确定是绝对的。同样的级别的地震,坚固建筑物不易摧毁,面对不确定性,企业要做一个强者,而当今强者的标志就是引领创新,主动去创新,而不是被动的等待。


从CSR到CSV,志本经营下的可持续经营创新


对不确定性持续创新的方法,参与论坛的嘉宾也在主题演讲中发表了各自见解,分享了成功案例。


名和高司:志本经营,从ESG到SDGs的未来


名和高司老师在此次论坛上,深入介绍了志本经营理念、方法和案例。



名和高司老师首先向论坛的参与者和观众介绍了新SDGs概念。SDGs的新概念,也就是“志本经营(purpose-driven management)”,以志为本的经营思想。


其中S是sustainability(可持续性),指联合国的17个SDGs目标+第18个企业自身设定的体现企业特点的目标。


名和高司老师强调,Sustainability需要有第18个目标,突出企业本身的特色,向社会提供新的价值,达到长远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

与联合国规划2030年实现SDGs的目标不同,实现新SDGs的时间表(时间轴)上,Sustainability的目标实现于2050年。


D即Digital(数字化),所指的不是单纯的Digital数字化技术,而是DX(Digital Transformation)数字化转型,即企业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来创新转型。


G即Globals(全球化):需要我们重新联结市场,联结国家。


新SDGs的关键,是“志Purpose”,也是整个概念的核心。Digital仅仅是方法,“志Purpose”则是实现Sustainability的关键和必由之路。


那么SDGs如何在当代社会发挥作用,又如何落地?


对此名和老师认为CSV是实现SDGs、特别是在实现SDGs过程中有效创收盈利的方法。


名和老师这样解释:ESG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关注的标准。在环保上,社会责任上,企业治理上无法保证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


与之相比,SDGs更积极向上。企业找到可以协助解决的社会问题的话,做出社会贡献的同时,也能为企业在创收上增加新的商业机会。


企业家大多喜欢SDGs,但是真正落实执行时会发现成本的增加。CSV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社会贡献的同时也可以实现盈利的模式将是下一代的经营战略方向。


创新,把自己做得更好


实际上已经有部分组织、企业,在通过CSV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经营的道路上,展开积极尝试和探索。


名和高司老师的演讲中就提到,在日本,优衣库、味之素等企业,已经基于CSV理念形成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和愿景,并付诸行动。


在中国,野声是CSV实践的领先者。姚松乔在主题演讲中介绍,野声是一家专业的创新可持续发展咨询和教育机构,通过各种各样深度的自然联结项目,包括带青年,带领袖,带企业家去往南北极,去往地球上其他地方进行深度的生态探险。


姚松乔在演讲中,阐述了野声“可持续发展森林”的概念,以及他们正在积极行动的“地球特工队”。



姚松乔介绍说,对于各界的行业领袖包括电通公关的郑燕,包括孙晓红——UTC的创始人,包括野声行业里面不同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一起组成了一个“地球特工队”,聚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持续关注和讨论的课题,集中在现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去呈现可确定的创新,并且对个人,对地球都是可持续的。


孔晓红在演讲中介绍,UTC行家的CSR行动也已经持续了多年。从2015年到2020年期间,超过三十万的爱心人士参与了UTC行家“爱心箱送”公益活动,他们捐出了不再需要的旧箱子,或者旧的旅行包,由行家的售后清洁修整并包装好后,会放在车站各个公交枢纽,免费送给春节返乡的人员。



UTC行家的愿景是赋能中国的旅行者成为探索世界的行家。2020年的疫情让旅行其实按下了暂停键,这个慢下来的节奏让UTC行家有机会开始检视自己,思考经营如何持续下去。就这样,UTC行家在野声的帮助下建立了地球特工队,还更新了企业的新价值理念,开始尝试在目前数字化的产业环境下建立自己的CSV模型。UTC行家提出,希望到2030年将转型为以可持续为核心的品牌。


这次论坛,为不确定性下持续创新指出了方向,也为未来中国的发展和未来中国企业可持续经营做出的努力和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能有更多企业,能够突破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民族的腾飞。

电通安吉斯投稿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