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点

麦德龙non-binding轮报价22-25亿美金

Morketing  · 2019-06-17 22:02

【摘要】 麦德龙中国业务竞标出售一事,non-binding轮(无约束力条款)的报价区间在22-25亿美金

作者  |  李 华


知情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麦德龙中国业务竞标出售一事,non-binding轮(无约束力条款)的报价区间在22-25亿美金。


该人士称,麦德龙non-binding轮5月初就已完成,当时,中国市面上能知道的,有接盘实力的商超企业基本都去了。但最终进入下一轮的几家企业中,又出现了一些“波折”,导致麦德龙中国,以及联席卖方投行花旗和摩根大通,于6月10号重新开放non-binding。


“5月的non-binding轮,价格被苏宁叫得太高,但苏宁又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重视,那次开会,苏宁就去了两个人。不太重视的感觉加上喊价又比较高,这让麦德龙中国,以及联席卖方投行花旗和摩根大通有点愤怒,于是在6月10号又重新开放non-binding。”


目前来看,麦德龙中国业务出售一事还有很长周期要走。知情人士称,下一步binding轮可能会有5家左右企业进入麦德龙数据库尽调,然后正式报价,这个报价可能会有100个不成交的条件设定。


麦德龙中国业务出售一事,会有较大不确定性。知情人士称,前一两年麦德龙也有过意向出售行为,但最终未有实际交易发生。


对于麦德龙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核心的变量可能还是价格。目前来看,在中国零售业,有实力能一次拿出100多亿人民币进行收购的企业并不多。当下,麦德龙中国的竞标方,很多也是通过组财团的方式进行。


而对于麦德龙中国业务的最终“定价”,具体就要看实际价值和供需具体情况了。


《商业观察家》认为,麦德龙中国的价值主要有三块。


一、地产价值


麦德龙早期在中国拓展都是拿地经营,主要都在一二线城市。由于经营的是仓储式业态,麦德龙单块拿地的体量许多都过万平米。


这些物业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目前都已经处于各个城市比较中心的位置。物业的地产开发价值很大。


早前,麦德龙在上海也与地产商有过合作,共同开发其所持地产的商业价值。


比如将门店物业交由地产商做整体开发,扩建并打造成社区购物中心等,麦德龙随后再以相对更小面积的门店形态入驻等。


由于一二线城市人口居住密集,购买力更强。很多也都是人口净流入城市。因此,城市中心的商铺价值大,租金上涨压力也相对较大,造成麦德龙的物业价值是比较高的。


二、B端业务价值


麦德龙在全球和中国的经营模型是现购自运批发商场,很大一块都是服务B端的批发业务。


而自1996年中国首店开设,20多年来,麦德龙于中国市场积累了一批B端会员、专业客户,为此构建了一套庞大的会员数据系统。


这些B端客户基础,以及配套的商品供应链、运营体系是有价值的。


对于要发展B端业务的企业而言,当下会面临主要三块运营成本:履约成本(物流等)、销售费用、损耗。收购麦德龙在这块会产生资源整合价值。


比如,麦德龙有门店,B端客户是到门店自运采购。所以,以门店为基础可以更好集约化发展,并降低履约成本。即便不以门店为基础,体量的叠加也会产生规模效应。


做B端业务,也还是需要支付销售费用的,因为像新开餐厅等的平均寿命就是1-2年左右,所以发展B端业务是需要持续找新客的。麦德龙现有的客户基础,以及门店的获客功能,会产生价值。


目前来看,在B端市场,中国还没有出现像美国西斯科这样的B端平台巨头,有市场空白点。因此,整合现有资源、基础是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的。


三、零售、供应链价值


按麦德龙官网披露,麦德龙在中国59个城市开设了95家商场,拥有800万客户,2017/2018年财年销售额达27亿欧元。


一方面,这个业务体量是可以通过整合,更好构建业务密度,降低成本,做供应链。在人才一块,外资零售商的运营管理水平还是比很多中国本土零售商要高的。


另一方面,麦德龙的一个很大价值是品质背书、生鲜供应链标准化价值。


其做的“麦咨达”食品可追溯系统代表中国食品安全的最高标准、规范之一。


“麦咨达”是按照全球良好的农业操作规范,与中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展咨询公司+企业+基地的合作,为它们提供生产、加工、包装、物流及市场运作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和咨询,指导它们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所以,它能向上游输出标准,并严格管理整个流程。细致到土壤改良、种子管理、化肥使用量(以克为单位)、田间工作的每一步操作都明细、规范等等。


这一套体系背后的人才梯队来自于麦德龙全球,中国其他零售商很难复制。而最关键的是,据一些市场人士称,这套体系在中国是盈利的。


由此,这套体系一大价值是,能为其他零售商的生鲜食品业务起到品牌品质“背书”作用,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充满不信任的中国,会有价值。


麦德龙过往的问题可能是,这套标准做下来,成本很高,体现在终端,就是售价相对比较高。


如果有本土根基很深的零售商来整合,有可能会降低成本,并在上游更好推进供应链低成本、标准化发展。从供应链要到更多利润。

本文转载自商业观察家,Morketing经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