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动组件
// 滑动组件
深度

16年后《处处吻》再爆红,混剪视频的营销潜力有多大?| 《娱大》文娱营销05期

Yang  · 2020-02-26 10:30

【摘要】 发行已有16年之久的粤语老歌突然翻红,混剪视频作为其“背后推手”发力几何?这种思维模式又是如何套用于营销行业?

时隔16年,一首粤语老歌《处处吻》突然火遍B站和微博。


据相关数据显示,微博上#处处吻翻唱#的话题阅读量达到3亿,B站以“处处”为关键词搜出相关混剪视频达到千余个;原唱歌曲《处处吻》也登上网易云、QQ音乐的热度排行榜。

 微信图片_20200225152252.png《处处吻》是杨千嬅收录在2004年的专辑《电光幻影》中 ,虽说当时是百威啤酒的广告曲,但是相比起《野孩子》《勇》《少女的祈祷》《大城小事》,《处处吻》对于路人来说的传唱度并非那么高,当《处处吻》爆红全网后,原唱杨千嬅在微博上发出疑问:听说处处吻有很多翻唱,是真的吗?


 复盘《处处吻》的爆红之路,其实是一次兴趣社区的网友“狂欢”,一般分为三种创作形式,一是将歌曲作为BGM进行影视群像剪辑;二是将现有歌曲进行歌词的二次创作,即人力vocaloid;三是对原曲进行cover翻唱或者钢琴演奏。 


发行已有16年之久的粤语老歌突然翻红,混剪视频作为其“背后推手”发力几何?这种思维模式又是如何套用于营销行业?


 从《处处吻》到《处处x》,经典老歌的“裂变翻新”


“粤语配美女,适配度MAX!” 


2月16日,B站up主“逆转的桥”以“85花”杨幂、刘亦菲、赵丽颖、宋茜为主角,将《处处吻》作为BGM进行了一次风格化剪辑,呈现出一部现实版《瞒天过海·美人计》,让《处处吻》在B站打开了大范围的认知。

 微信图片_20200225152012.png

这一类剪辑常是“高能片段”合集,将视频画面与背景音乐完美适配,剧情向较强,受众也更为广泛。在加之“逆转的桥”之前作为影视剪辑的大UP主,曾创作出多部备受拥趸的混剪作品,在B站已积累了大量粉丝。
微信图片_20200225152534.png

而真正将其推上高潮的是UP主人力vocaloid《处处零》,“就连心仪的类型,也是相同的属性”的歌词被网友辣评“太狠了”,而这个话题恰好戳中了B站网友的high点,截止发稿前,《处处零》视频播放量达到398万,登上全站日排行榜第二名。


微信图片_20200225193012.png


因为微博与B站在用户年龄层上有一定重合,在《瞒天过海·美人计》《处处零》爆火之后,饭圈女孩也加入了“二次创作”的阵营,纷纷在微博上安利自家爱豆,例如《处处现》(李现)、《处处划》(NCT)、《处处酒》(NINEPERCENT)等,还有的网友借势调侃爱奇艺、小米、韩剧TV的作品《处处崩》,从B站到微博,《处处吻》已经成为开年以来为数不多能够火出圈的爆款老歌。 


《处处吻》爆红背后:平台与用户的双推动


 “如何看待歌曲《处处吻》突然火了?”知乎上这样一则提问被推上了首页,其中一位网友答道:“如果因为这首歌让更多人认识并爱上经典粤语老歌,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处处吻》在2020年再次翻红,这不仅是潮流文化的“轮回”,也印证了用户对经典老歌所传递的审美价值的认同。 


《处处吻》的歌词中写到:“你在播弄这穿线游戏,跟他结束,她与他在一起。”这是对于“游戏人间”的渣男的一场公开处刑,而欢快的曲调配上批驳的歌词,就形成了一种带有强烈反差感的调侃和讽刺。 


而在《处处吻》的社交裂变传播中,尽管调侃的对象不断发生变化,但冷幽默的态度始终没有发生改变。


微信图片_20200225192639.png


相较于过去,当下的互联网语境无疑是更娱乐化、快节奏的,而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Z世代人群,同样也有着更加娱乐、开放的心态。他们乐于看到调侃式而富有冷幽默气质的内容。 而混剪视频这一模式本身,就是对于原作品的一种调侃和解构。 另一方面,在《处处吻》的传播过程中,短视频媒介同样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处处吻》之所以能成为各位UP主的创作源泉,实现跨圈层的社交裂变,是因为《处处吻》这一歌曲本身,已经成为了超出圈层的一种流行。而《处处吻》的流行恰恰是由于短视频平台的推动作用带来的。 


以B站的大数据推送算法为例,这会使得《处处吻》会集中出现在用户刷B站的时间线上。只要用户为一个配有《处处吻》BGM的视频点赞,接下来用户就会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源源不断的刷到带有经典歌词的短视频内容。在短视频平台占据了用户大量的使用时长之后,爆款产出就变得顺其自然。 


“混剪视频”能否成为新娱乐营销刚需? 


混剪视频带动经典老歌翻红的逻辑,同样也适用在各个行业的营销中。 在《庆余年》热播期间,一支“现代版庆余年”的混剪视频登上微博热搜,视频中《庆余年》剧组反穿越到现代,按照剧中的情节进行了混剪对应,全员精英西装展开了一场代入感极强的商业大战。这支视频发出后播放量高达3287万次,高阅读量、高话题度的UGC创作也为剧集进行了热度反哺。


微信图片_20200225152525.png


在群体效应与自媒体流量的催化下,混剪视频不仅是UGC的产物,逐渐也被官方所认可。 


腾讯视频商业化向娟曾向娱大表示,如今的剧集营销手段越来越有创意性。而像“逆转的桥”这样的剪刀手进行自发的创作,用自来水流量提升剧集热度更易出圈,但是对于营销方来说,这种方式并不适合主动大规模投放,因为“大神级”的视频混剪的费用会非常高。 但从平台方的角度出发,剪辑再创作背后的营销潜力,一定是不能忽略的。过去一年的剧集营销中,在这一玩法的驱动下,已经产出了大量优质的营销案例。

 

微信图片_20200225152000.jpg


例如去年腾讯视频推出的《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中,顾未易在实验室算旅游经费,最后得出携程旅行更便宜;还有最近大热的《三生三世枕上书》也利用混剪的方式植入了黑人牙膏,让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营销行业从业者来说,瞄准Z世代喜好,关注类似B站、微博等年轻用户聚集地,用年轻用户群体惯用的方式表达,已经成为了助推品牌年轻化的重要手段。


本文由Morketing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