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动组件
// 滑动组件
每日监测

Morketing每日监测11.25: 京东出现近年来最大人事调整;大众旗下所有品牌已暂停在推特广告活动;程一笑:电商业务是快手商业生态的中心

Lumens  · 2022-11-25 09:36

【摘要】 每日营销监测


一、品牌

 

欧莱雅推出全新奢侈护肤品牌Shihyo


近日消息,欧莱雅集团首次通过合资企业推出了全新的奢侈护肤品牌「Shihyo」。目前该品牌将专注于韩国市场,未来或会将业务扩展到亚洲其它地区。Shihyo 以中国 24 节气为灵感,产品包括 24 瓶不同草药成分的安瓿、洗面奶、精华液和面霜等面部护理产品,洗发水和护发素等头皮护理产品也将陆续推出。

 

GUCCI“功臣”创意总监Alessandro Michele将离职


开云集团周三突然发布声明宣布,担任Gucci近8年创意总监的Alessandro Michele将离职,但未透露其继任人选,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声明显示,在找到新的创意总监前,Gucci新系列产品将由现有的设计团队负责,意味着明年1月的男装系列是Alessandro Michele在Gucci参与的最后一个系列。

 

H&M关闭五分之一英国门店以削减成本


瑞典快时尚品牌H&M已经关闭了其五分之一的英国门店,以削减成本。与此同时,H&M 宣布了一项新的零售战略,将对伦敦摄政街的门店进行改造,引入服装租赁和美容吧,消费者将可以在店内租用女装、男装和派对服装,包括西装、连衣裙和配饰。在截至8月31日的前九个月内,H&M销售额大涨13%至1611.2亿瑞典克朗,税后利润从63.8亿瑞典克朗减少至57.7亿瑞典克朗。

 

华熙生物:前三季度功能性护肤品高速增长,总营业收入43.20亿元


近日,华熙生物发布三季报财报,2022年前三季度,华熙生物各项业务经营取得良好成果。实现营业收入43.20亿元,同比增长43.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21.99%;扣非净利润6.01亿元,同比增长34.51%。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3.85亿,同比增长28.76%,实现归母净利润2.04亿,同比增长4.86%;扣非归母净利润1.88亿,同比增长33.64%。在此次业绩说明会上,华熙生物介绍称,公司前三季度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依然保持较高速增长,其中润百颜保持稳定增长,夸迪、米蓓尔保持高速增长,BM肌活增速超过250%。

 

Manner被曝改名后在香港开店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Manner coffee咖啡将在香港开设门店。该店目前处于装修状态,但围挡的幕布上写着“Maners coffee originated from Manner”的字样,其翻译为:Maners coffee源自Manner,除了名字稍作改动外,其logo与Manner的相一致。

Maners官方还没有任何要开店到香港的消息透露,但如果顺利,Manner将会是第一个开到香港的内地咖啡品牌。

 

艺人欧阳娜娜推出生活方式品牌nabi


近日,欧阳娜娜正式推出个性生活方式品牌「nabi」,并上线首个「云朵胶囊系列」,首发产品均为纯白色。云朵胶囊系列旗下共有 8 个单品,包括 nabi the bunny 长毛兔子玩偶、浴袍、云朵睡衣、云朵卫衣+长裤、云朵围巾、云朵袜子、发带和眼罩。nabi 目前仅上线了自有的微信小程序和小红书电商,没有上线其他电商平台。

 

星巴克以道歉回应0.01元抢券不兑换争议


近日,星巴克抖音店铺推出的“0.01元2杯馥芮白咖啡券”疑似无法兑换被退款一事引热议。星巴克中国回应称,当天上午错误激活一条内部测试链接,当前已经完成系统设置的修正并发起自动退款,也通过短信通知顾客。给大家带来困扰,真的很抱歉。

 

二、互联网

 

京东出现近年来最大人事调整,多个事业群拆分、换帅


刘强东在对京东发出全员信之后,在周三进行了规模颇大的事业群和人员调整。此次最重要的架构调整是将原有的 3C 家电事业群一拆二,该事业群是京东零售最强势、最具实力的事业群,今年三季度在京东零售的营收占比接近 60%。

3C 家电事业群现调整为家电家居事业群和电脑通讯事业群,原隶属于时尚家居事业群的家居事业部与家电事业部合并,组建了新的家电家居事业群。并有多个事业群负责人出现更换和调整,他们直接向京东零售 CEO 辛利军汇报。

 

大众汽车旗下所有品牌已暂停在推特上的付费活动


11 月 24 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周三,大众汽车公司发言人表示,公司已停止在 Twitter 上的所有付费活动,等待进一步通知。本月早些时候,在埃隆・马斯克接管 Twitter 平台后,大众汽车称已建议旗下品牌暂停在这家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付费广告,直到得到进一步通知。大众汽车集团旗下拥有大众汽车、斯柯达、捷达、奥迪、兰博基尼、宾利、保时捷、杜卡迪、斯堪尼亚、曼恩等品牌。

 

推特前100大广告主近半停止广告投放


据报道,市场研究公司Media Matters的统计显示,在埃隆·马斯克收购推特 25天后,该公司最大的100个广告主已经有一半停止在其平台上投放广告。Media Matters表示,自2020年以来,这50家公司为推特贡献了接近20亿美元广告收入,仅今年就投入7.5亿美元。

 

米哈游解散创始人亲自带队项目PJSH团队


11月24日,米哈游发布内部公告,宣布正式解散在研发游戏产品PJSH,对此,米哈游相关负责人称,系内部业务调整。据了解,该产品是由米哈游创始人、《原神》制作人蔡浩宇带队,使用UE5引擎研发、主打二次元开放世界射击游戏,已研发超过两年。

 

快手程一笑:电商业务是快手商业生态的中心


近日,在快手电话会上,快手CEO程一笑表示,电商业务是公司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也是整个快手商业生态的中心。“我来直接负责这部分业务,并不是因为业务出了问题,需要CEO来救火,恰恰相反,正是在电商业务快速发展到今天这个体量和规模的时点上,更多要从长期维度去思考业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做长期真正有利于用户体验、真正有利于商家健康发展的正确选择。”

 

罗永浩AR创业公司细红线科技官宣完成约5000万美元融资


近日,罗永浩AR创业公司细红线科技官宣完成约50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投后估值约为2亿美元。本轮融资由美团龙珠领投,蓝驰创投、联想创投、经纬创投、大疆创新、ATM Capital 等投资机构。

 

苹果悄然调整 Apple TV + 策略


11 月 24 日消息,自苹果推出 Apple TV+ 开始,这项流媒体服务在官方宣传中都是主打原创剧和原创电影。但苹果近期悄然调整了 Apple TV+ 策略,首次出现了经典回放目录。报道称,在 Apple TV+ 上至少有 20 多部授权的电影。不过这些经典回放电影目前仅限于美国,其它地区暂未上线。但是,即使 Apple TV + 现在有后备目录,苹果似乎并不希望这成为该平台的主要战略。

 

三、服务机构

 

户外广告技术公司Hivestack 巢仕达与分众传媒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11 月24 日,全球领先的独立程序化数字户外广告(DOOH) 技术公司Hivestack 巢仕达今日宣布,与中国最大的线下广告提供商分众传媒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分众传媒的电梯媒体网络将逐步入驻Hivestack 巢仕达的供应方平台(SSP) 。以后,广告主使用在线程序化交易就可以在中国各地启动大规模、高时效性的数字户外广告发布活动。

 

2022抖音电商作者峰会近日在杭州举办


11月23日, 2022抖音电商作者峰会在杭州召开,大会数据显示,最近一年,有627万作者在抖音电商获得收入,其中410万是新作者,有150亿单商品通过抖音电商作者走入千家万户。

抖音电商数据显示,在内容场景之外,反映用户消费需求的相关数据增长更快,越来越多的用户看到有趣的直播或短视频,会主动搜索店铺、打开橱窗或进入商城,进而下单购买感兴趣的商品,全域兴趣电商是作者的新机会。

 

四、广告案例

 

品客薯片魔性宣传片:足球圣诞薯片就要混一块

 


 2.png


品客的圣诞宣传片完全契合了其全新品牌主张“Mind Poping”,大胆出位有又充满新奇感,在这个世界杯和圣诞共存的假期,将薯片与足球和圣诞用各种趣味形式糅合在了一起。

 

五、营销趋势

 

TikTok营销数据调研:曝光量较低,但支出回报突出


在有关消费品的调研数据上,尼尔森的分析数据显示,TikTok为CPG品牌带来了强大的广告支出回报和销售效率。

按照该模型的统计,美国付费媒体的ROAS高出所有数字媒体ROAS均值96%,是线下销售效率的将近3倍。其他地区,如中东、欧洲和东南亚也有看到类似的趋势。TikTok还与NCS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美容、个人护理、食品和饮料类别中,尽管曝光量较低,但TikTok广告每1000个曝光实际产生的回报与电视广告不相上下。

 

世界杯激发餐饮及宅家消费活力


美团数据显示,世界杯开幕当日,平台上啤酒、饮料、零食、水果等外卖订单量环比增长31%。盒马数据显示,近几日火锅订单销售额环比增长四成,半成品火锅销售额环比增长近100%。此外,来自中国的“世界杯周边”更是早早走向全球。业内人士表示,世界杯大幕拉开,有望带动相关周边消费。今年世界杯赛事时段为下午六点至凌晨三点,是拉动正餐和夜宵的新增长点,或进一步激发餐饮及宅家消费活力。

 

马蜂窝冬季旅行蜂向标:小众目的地获青睐,腾冲热度上涨200%


近日,马蜂窝发布2022年冬季“旅行蜂向标”。长白山、三亚、西双版纳、杭州、腾冲、厦门、南京、澳门、延吉、哈尔滨名列今冬热门旅行目的地前十,北方滑雪或是南方避寒,都是游客冬季出行的热门选择。腾冲以200%的涨幅成为近期热度增长最快的冬季小众目的地。

 

六、海外营销

 

经济寒冬正在影响品牌营销策略


Prices are up, consumer spending is down and supply-chain issues persist against a backdrop of runaway inflation – a top concern for shoppers as they stock up on holiday gifts. Not to mention there’s a looming recession predicted for 2023.

 

Consumers are feeling the pinch of cost-of-living increases for everything from housing to Thanksgiving dinner. On average across the US, turkeys cost 50% more this year than they did in 2021. Budget-conscious buyers are beginning to value bargains over brand loyalty.

 

It’s therefore no surprise that marketers are zeroing in on measurable media and prioritizing lower-funnel customer conversions. In tough, uncertain times, building brand awareness often falls to the wayside.

 

如何区分马斯克这个人和他所代表的品牌?


The first question Cohen asked Musk was how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Elon Musk the person” and “Elon Musk the brand.” The lines between the two “seem particularly blurry,” Cohen says on this week’s episode of AdExchanger Talks. “When Elon tweets, is that an official Twitter stance or isn’t it?”

 

Musk’s answer was typically … Musky. “If I say that Twitter is doing something, I mean Twitter, and if I say ‘I,’ I mean me, and if there’s any confusion about the two, then I would just ask me on Twitter, basically,” Musk responded. (He proceeded to use the word “we” to refer to both himself and Twitter throughout the rest of the interview.)

 

新冠大流行将如何塑造购买行为?


Researchers and marketers don’t yet know how TMT principles will continue to shape purchasing behavior and influence companies’ future approach to data and technology. However, if marketers follow the constructions of behavioral economic theorists like Dan Ariely, they’ll likely see a “self-herding effect” after the pandemic.

 

Ariely describes self-herding as the “tendency to follow the same decision we have made in the past, with future decisions influenced by previous decisions.”

 

What can marketers and consumers learn from this? In short, the pandemic will eventually end, but that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the behaviors we’ve adopted will end with it. Marketers can’t expect a rapid return to “business as usual” because human psychology has been irrevocably impacted.

 

整理自互联网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