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库存与供应链,两座大山,翻不过,只能另寻出路
MAIA ACTIVE与安踏的强强联手让我们看到了女性运动服饰市场的广阔天地,但在女性服饰的另一边,都市女装的日子却不太好过。
比如,中高端时尚女装品牌「播broadcast」母公司日播时尚近期似乎就打算从女装直接转战新能源了。
iBrandi品创获悉,日前,「播broadcast」母公司高层人员发生较大调整,包括董事长王卫东、监事会主席孙进、副总经理林亮、董事会秘书张云菊等8名公司高层集体提出辞职。
10月13日晚,日播时尚再次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进展的公告。拟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上海锦源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日播时尚就曾发布过数条公告,涉及股份转让、资产重组以及主营业务和实控人变更等。
一系列公告表示,重组后的日播时尚主营业务将由“精品服装的设计创意、材料及工艺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客户服务”,变更为“新能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及上游关键矿产资源一体化的研究、开发和制造业务”。
彼时,日播时尚表示,通过本次交易,将上市公司原有成长性较弱、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的业务整体置出,同时将盈利能力较强、市场空间广阔的新能源行业相关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转型,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提高公司的资产质量,以实现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曾经的女装大王看似谜一样的跨界,背后映射的或许是传统国产鞋服品牌正在面临的残酷现实。
公开资料显示,日播时尚成立2002年,拥有多个自创品牌如「broadcast:播」、「PERSONALPOINT」和「CR」,均定位于中高端服装市场。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自主品牌的上衣、外套、裤子、裙子以及配饰等。
2017年6月1日,日播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
但彼时,其招股书中的数据也没那么乐观,据招股书数据显示,日播时尚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11亿元、8.98亿元和9.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与日播时尚营业收入相对稳定不同,其服装产品销售数量报告期内出现连续下滑,2014年至2016年合计销售量分别为408.45万件、343.07万件和326.55万件。对此,日播时尚解释道,销量下滑主要受公司商品策略调整、提高品牌档次和平均单价等影响。
遗憾的是,上市之际,是日播集团在女性服饰赛道留下的最为高光的时刻,随后的日子里,其似乎在走下坡路。
2019—2022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11.14亿元、8.23亿元、10.25亿元、9.52亿元。2023年上半年,日播时尚总营收为4.52亿元,尽管与同期数据相比呈增长趋势,但仍然很难企及几年前创下的营收峰值。
同时,伴随着营收不断下滑的,还有其线下门店的大量闭店。
2017—2022年,日播时尚线下门店数量分别为989家、1067家、870家、649家、701家和703家。截至2023年上半年,日播时尚线下门店数量为677家,较1067家的巅峰时期减少390家。
尽管今年6月,日播时尚再次推出子品牌「播bo」,不再定位高端,而是走中端路线,但如今来看,哪一种“播”,都没能成为日播集团的救命稻草。
伴随着前几年大环境的动荡、消费者习惯与需求的改变,以及新锐品牌、快时尚品牌,甚至是“抖品牌”们的出现与崛起,传统国产鞋服品牌早就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9月底,昔日“运动品牌第一股”贵人鸟也正式宣布了自己的转型:逐步退出运动鞋服业务,聚焦粮食贸易。
某种程度上,对于服装品牌,库存与供应链始终是压在品牌身上的两座大山,尤其是,当下的服饰市场,用户的消费习惯与细分需求早就不可同日而语,翻不过山的人,或许就只能另寻出路。
转载联系作者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