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雀巢2020年上半年报解读:宠物业务成黑马、咖啡业务持续增长、剥离和出售各大业务
文 | Sybil Ban
编辑 | Rita Zeng
雀巢集团创立于1867年,旗下共有2000多个品牌,业务布局189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
近期,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雀巢集团(下文简称“雀巢”)发布了其2020年上半年最新财报。
财报显示,2020年前6个月雀巢总销售额下降9.5%至412亿瑞郎(折合人民币约3000.95亿元)。虽然总销售额下降,但雀巢有机增长为2.8%,实际内部增长为2.6%。每股收益增长22.2%,达到2.06瑞郎。
从具体业务来看,状/液体饮料业务营收为107.40 亿瑞士法郎,同比增加 1.3%,其中咖啡业务同比增加 2.9%;宠物用品营收达到69.81 亿瑞士法郎,同比增加 12.5%;保健品业务营收为60.10 亿瑞士法郎,同比增加 1.2%。
同时雀巢方面表示,雀巢总销售额之所以下降9.5%,是因为在今年雀巢剥离了其皮肤健康业务及美国冰淇淋业务(哈根达斯),直接导致集团销售额下降了5.3%。
那么雀巢为何会剥离各项业务?今年雀巢财报其他业务增长的背后又反应了怎样的趋势?Morketing将一一进行详细解读。
雀巢的业务整合之路
纵观雀巢集团的发展历程,这家具有153年历史的企业有超过一半的知名品牌都由并购或收购获得。19世纪60年代,雀巢做婴儿食品起家,公司通过不断并购美国、澳大利亚等他国的加工厂快速成为垄断企业。紧接着雀巢又抓住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疯狂拓宽产品领域,从单一的婴儿食品逐步发展到炼乳、米粉、巧克力饮品等多种类食品。
进入20世纪70年代,雀巢在不断收购原有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外还进行了多样化经营,将眼科、皮肤科等健康公司也纳入雀巢旗下。这之后,雀巢又在亚洲的新兴市场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例如收购中国细分行业龙头银鹭、徐福记等品牌,借助本土业务抢占中国市场份额。
不得不说,无论是平均每月收购一家公司的速度,还是并购后对企业进行整合后的长期经营发展,雀巢的成绩在业内都可谓屈指可数。
直到2017年,总部位于瑞典的雀巢集团迎来百年以来第一位“外来CEO”,“马克•施耐德”。正是从这位52岁的德国人上任开始,雀巢走上了一条与此前“截然相反”的业务整合之路。
施耐德上任期间,先后以28亿美元的价格卖掉公司在美国的糖果业务、关闭了欧洲高成本的工厂、将嘉宝人寿保险公司出售给西南财团、去年10月又以10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公司的皮肤健康业务、甚至在疫情期间也完成了多起业务整合项目。
例如今年1月,雀巢以40亿美元的价格将包括哈根达斯在内的美国冰淇淋业务出售给冰淇淋公司Froneri;上半年将 Herta熟食店(冷切肉类产品)60%的股份出售给Casa Tarradellas。
除了卖掉这些与企业核心业务相关度不高的项目,雀巢将还对业绩不佳的业务进行整改。
由于银鹭在2019年下半年包括中秋节的表现均未达到预期、以及今年户外渠道受到疫情冲击,使得雀巢中国业务出现了两位数下滑。对此,决定对其在华的银鹭花生牛奶和罐装八宝粥业务进行战略性审视,其中包括出售的可能性,而目前银鹭分销增势良好的雀巢即饮咖啡则将继续保留。
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CEO,施耐德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砍掉企业的边缘品类,转而更专注于企业核心发展的食品、饮料及消费保健业务。
事实上,大品牌选择砍掉边缘品类并非只有雀巢这么做,可口可乐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就曾砍掉1300多种僵尸产品。对此,可口可乐CEO詹鲲杰表示,公司此举更多是为了减少工作中存在的干扰因素,以保持专注,不断提高共赢效率,为创新开辟更多的增量空间,以求能够获得更多的增长。
对品牌而言,砍掉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度不高及业绩不佳的产业,看似短暂的“抛弃”实则是为了核心业务的更好发展。
除此之外,财报中还有两个增长点值得人们注意:宠物食品成为雀巢增长贡献最大的业务、咖啡业务依旧是核心并保持持续增长。
宠物业务成黑马,健康食品成新增长点
雀巢上半年财报显示,今年业务增长最大的贡献者是宠物食品品牌普瑞纳。
按品类划分,宠物食品类在2020年的业绩增速迅猛,疫情期间仅第一季度便上涨了14%。当很多人认为品牌第二季度会受到疫情后去库存化影响而降低销量时,数据却显示宠物食品类上半年共增长了12.5%。
尽管处在经济不景气、人人锁紧腰包的时期,人们对宠物的关爱却不减反增。普瑞纳能摘得今年雀巢集团的桂冠看似出乎意料实则又在情理之中。
随着近几年“空巢青年”的数量不断增多,养宠物成为人们缓解压力、慰藉孤独最常见的方式。截至2018年,国内的单身成年人规模就超过了2亿,其中有超过7700万独居成年人。
然而养宠物不止涉及宠物本身的费用,猫粮狗粮、宠物玩具、医疗用品等都需要一定支出。巧合的是,孤独群体大多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慰藉孤独”。阿里电商发布的《中国空巢青年图鉴》显示,孤独人群多分布于高薪职业,这些人不仅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而且消费观念也更加开放、消费行为更加果决,可谓是“有钱又有闲”。
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仅国内宠物市场的消费规模就接近2000亿人民币,涉及7000万宠物用户。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购买宠物品类的人群中70后、80后、90后、00后分布均匀,这也意味着人们对宠物食品类消费具有普遍倾向性。
除了日渐成为趋势的“养宠物式”孤独经济,消费者对健康、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强。财报显示,上半年雀巢预加工的菜肴及乳制品业务均实现个位数的增长,健康科学公司更是实现了两位数的高增长。
基于此,雀巢未来也将更专注于优质的健康食品发展。施耐德在上月末的财报会议中表示,未来公司的新战略将专注于优质矿泉水品牌和功能性水产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重点将逐步增加产品系列的差异化,以此提高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截至今年6月底,雀巢重新开业了86%的精品店,并表示将继续增加对维持健康和免疫系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补品的投入。
由此可以看出,孤独消费及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生活的新趋势,而雀巢也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改变不断进行产品升级。所以,宠物业务和健康饮食将会是雀巢未来集中发展的核心板块,而在发展新业务的同时,咖啡业务依旧是雀巢的核心之一。
保留核心咖啡业务,
美国市场咖啡部门营收达5.82亿美元
根据财报来看,即便是全球经济萎缩的情况下,雀巢的Smucker咖啡部门(包括Folgers和CaféBustelo品牌)在美国的销售额依旧实现了增长11%,达到5.82亿美元的成绩。
与此同时,雀巢还指出:“在进一步的全球扩张和新品上市的推动下,其星巴克产品正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雀巢还计划推出两款由由杏仁和燕麦混合制成的非乳制品星巴克咖啡奶精,并于下个月在美国推出焦糖玛奇朵和榛子拿铁新口味。
对此,不少人好奇雀巢的咖啡业务为何会不减反增?
首先,人们在今年第一季度疯狂囤货,而在疫情缓和后的第二季度,受到去库存化的影响咖啡销量增速明显渐缓。其次,由于疫情对户外购买渠道造成巨大冲击,不少品牌被迫转到线上,基于此前的数字化布局,雀巢在上半年的电子商务销售额仍然收获增长48.9%的佳绩。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速溶咖啡及胶囊咖啡机等品类的优化,通过将人们喝咖啡的场所从咖啡厅转移到了家庭内,使得消费者在家也能喝到同样高品质的咖啡。
至于未来雀巢咖啡业务的核心将放在哪里,市场研究公司Mintel的食品和饮料副总监Caleb Bryant认为:“即使疫情开始好转,人们自己在家煮咖啡的消费习惯也很难改变。此外,由于经济萧条时期美国高达11.1%的失业率以及人们对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人或许会更愿意从杂货店买价格相对较低的咖啡。”
再看中国的咖啡市场,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咖啡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中提到,中国速溶咖啡市场占比高达72%,其次才是占比不过18%的现磨咖啡。
而在经历过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后,选择“极简”生活更是成为中国消费者的趋势,这也意味着人们将会偏向购买更具性价比的物品。或许,速溶咖啡及更具性价比的新品类咖啡将会更受人们欢迎。
结语
雀巢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从财报来看,尽管上半年的销售额有所下降,但公司整体战略布局的改动或许会占到一半原因。
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独居青年的出现以及疫情对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未来孤独经济和健康食品或许会成为消费新趋势。而雀巢咖啡作为其核心业务,也会随着消费者对线上渠道的使用及使用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而改变。
总的来说,考虑到疫情等一系列因素的冲击,仅通过内部资源获利便达到有机增长2.8%、每股收益增长22.2%的成绩,可以说雀巢在上半年的发展还不算太差。
本文为Morketing原创。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