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动组件
// 滑动组件
趋势TREND

品牌为什么要让“姨妈”自由?

时趣  · 2020-12-11 16:49

【摘要】 在今天,不敢拥抱鲜明的价值观,是近两年来缺乏真正国民级创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昨天上传了一支视频,开始就挺担心可能不通过,结果... ...


所以,这个视频讲了什么?


内容从一个模仿身体部位的海贝说起,是不是看到这里感觉有点污?

其实它全篇都是以这种形似女性身体部位的自然之物组成。比如上面的海贝,下图中的橙子、蛋糕、甚至是山洞... ...



是不是觉得好羞耻,难怪腾讯不给你过。

其实这支视频想表达的正是改变这种“羞耻”的心态,是由卫生巾品牌BodyForm在2019年推出的作品#Viva La Vulva#(译:妹妹万岁)。该品牌称,根据数据调查,全球有48%的女性对该身体部位感到羞耻。


于是,作品以形似该部位的自然万物组成,正是想要号召大家以自然健康的心态来看待身体,更以此鼓励女性朋友,不应该对自己的“姨妈”感到羞耻。(该作品还赢得了2019年戛纳创意节的健康狮、玻璃狮金奖、影视狮金奖)


前一阵子,该品牌进一步打破禁忌,推出了一支更为大胆的宣传片,一部关于“子宫”的动画片。

例如用吃人的怪兽隐喻“痛经”。


或者以“着火”暗指更年期的全身燥热,还有“流产”、“流血操控间”、“第一次月经”、“孕育”等等来全面解读子宫。



不管你是否认同这种大胆的广告,但很明显的是,女性“姨妈”解放,正在成为品牌和女性消费者沟通的价值观。

但对国内来说,是否太前卫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今年9月份,某网店#100片散装卫生巾售价仅21.99元#冲上热搜,引发了“月经贫困”的热议话题。

这可能是“姨妈话题”第一次公开走入大众视野中,不再成为难以启齿之事。

同时,我们发现一个瑞典卫生巾品牌,在国内推出的广告中,也在释放这种“女性姨妈正常”的理念。其广告中总以“鲜红”示众,相对大胆地告诉中国女性姨妈解放,尤其是年轻女性会对其价值观发出赞赏。

并且该品牌和上文提到的BodyForm正是隶属于同一家集团:ESSITY HYGIENE AND HEALTH AKTIEBOLAG。



这些种种迹象都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的代际,新的女性价值观


在国内,大部分我们看到的女性用品相关广告,还是非常四平八稳,中规中矩。这让人联想到,似乎已经很久没有看到饱含女性价值的中国广告了。可能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刷屏级案例,还是2016年的《她最后去了相亲角》。

这个视频在当时的大火,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有争议。

而这个争议的背后,其实是品牌既抓住了新一代女性的婚姻恋爱价值观,但却又与传统的中国对婚姻的理解(父母希望儿女早日成家立业)的观念,形成了冲突。

这个冲突的背后,现在看来其实是两个代际的冲突。

消费者每五年一个小代际,每十年一个大代际,不同的代际会产生显著的差异化审美、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等。这说明,一个鲜明的价值观总会和旧的价值观产生冲突。就像开篇的广告,很多人会感觉到不适一样。

但对品牌来说,这却是一个机会。

正因为不同的代际,会产生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在这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如果有品牌敢于站出来,抓住新一代年轻人的新价值,就很容易诞生新的强大品牌。

比如宝洁旗下的卫生巾品牌Always,在很早期推出了这支广告「LikeAgirl」,它正是抓住了全球通用的嘲笑词汇:“你就像个娘们一样”,进行了精彩的反驳,去解读新时代下,女性不再代表柔弱、怯懦,也可以代表刚强、勇敢,这种新旧观念的交替成为该创意的点睛之笔。

现在看来这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价值观,但早几年前它确实鲜见。从上文这些广告能看到,在产品差异化缩小的时代,在传播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关于品牌故事的内容,的确应该越来越多的向拥抱和阐释价值观的方向发展,而更少的向着讲好产品功能的方向发展,并且不要害怕争议。

要知道,越是鲜明的价值观故事,一定是带有争议的故事,而一个品牌能抓住代际之间鲜明的差异化价值,就会牢牢OWN住这个观念,就像BodyForm在国外已经牢牢建立“姨妈自由”的品牌态度,在海外消费者心中建立了鲜明的认知,尤其博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品牌对此应该产生的思考,还可以从戛纳创意节曾发布的三个观点中领悟:

1.Creativity For Good

未来的创意不仅要为广告效果负责,更要为改善社会负责,这样的创意能使品牌更有意义、更有张力。今年戛纳的获奖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探讨性别平等、种族歧视、自由等社会议题。

2.Brands Break The Rules

创意可以更大胆一点,让品牌打破常规,来寻求更多新鲜的玩法。

无论是拍摄子宫、柏林DDB让品牌化身为黑客,去挑战该地新闻审查业的不公;波兰VMLY&R 也是成为黑客,入侵了一本畅销的色情杂志,将女性不雅的页面转化为性别平等的海报主题等等。

创意在打破规则的同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为了社会的发展而打破。

3.Innovation through collaboration

品牌通过合作创新这个主题,可能看起来已经老套,尤其对今天国内的品牌来说,Co-branding不就是做联名款、联名海报、绑IP。

但其实品牌合作还可以突破很多创新的玩法。例如万事达卡和巴黎银行联手,去买下一家色情杂志,刊登特定的版面,为建立更好的品牌形象而发声。或者是品牌联手五位音乐人,去创作音乐来抗议当地政府的新闻制度。品牌需要有更开阔的合作选择与内容脑洞,甚至去挑战社会议题,从而放大品牌的价值。

在这三个核心观点中,有一个核心思想贯穿了整个报告,就是探讨品牌创意对社会的帮助,而品牌对社会的帮助,很多时候需要拥抱一个鲜明的价值观。

在今天,不敢拥抱鲜明的价值观,是近两年来缺乏真正国民级创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品牌要突围,就需要理解,一个四平八稳的故事,远远没有一个可能略带“争议”的故事,更具价值。


本文部分素材和导图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自企业投稿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头像

时趣

发表文章361篇
时趣是一家深度整合创造力人才和AI技术的品牌整合营销公司。时趣综合应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计算机视觉等AI技术,分析海量品牌营销行为数据,通过自主研发的“洞察引擎”等产品,赋能营销人才有效洞察消费者偏好、掌握竞争趋势、创造影响力更强的创意内容和媒介组合、为客户提供“AI+创造力”的新型营销服务,帮助客户取得优异营销业绩。时趣使命是“赋能创造力”。 时趣荣获的业界荣誉包括:2017-2019连续三年“中国大数据企业排行榜”之智能营销平台No.1、社交数据分析企业No.1,2019年金鼠标“数字营销影响力公司”,2019年IAI国际广告奖“大中华区年度数字营销公司”,2017大中华区艾菲实效
阅读更多TA的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图片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