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个风起云涌的变革时代。摆在车企面前的,是品牌升级重塑的巨大机遇,也是拨开迷雾积极转型的复杂挑战。为此,B站和尼尔森IQ共同发布了《向新力,拓新路——2024年汽车营销趋势白皮书》,通过大量消费者调研和专家、UP主访谈,探索消费者行为与车企策略的变化趋势,希望为汽车行业营销决策者提供洞见。
PART ONE
消费者汽车观的变化,带来6大启示
启示1:消费者正在重新认识汽车品牌,传统品牌迎来认知升级绝佳窗口期
在新能源车的浪潮冲击下,原有的汽车品牌格局正在重塑。在这个尚未固化的新兴领域中,消费者对于涌现的新品牌表现出极高的接纳度,因此传统品牌也迎来认知升级的绝佳窗口期。
调研显示,64%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时,会将自主品牌作为第一选择。而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国产新能源车在消费者心中的主流印象已经悄然升级,呈现出“时尚”“科技”“创新”等更具年轻感、先锋感的形象。
启示2、未来的购车一族,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年轻、更具购买力
在调研了不同代际人的购车计划后,我们发现,从80后到00后,拥有第一辆车(或计划购买第一辆车)的时间越来越早。在未购车的95后中,超8成计划在30岁之前买车。
虽然初入社会,但这一代年轻人的购买力却不容小觑。调研显示,30岁以下的潜在购车者中,52%购车时有长辈资助。一辆爱车的背后,同样可能有“六个钱包”的支持,而他们主流的购车预算也达到了20万以上。
启示3、兴趣成为重要购车动力,汽车内容营销大有可为
在新一代汽车消费者心目中,汽车从代步工具,变为了亲密的朋友与玩伴。除了实际的家庭工作需求外,近56%的消费者为了驾驶乐趣、露营、自驾游等兴趣爱好而买车,而为了纯粹“驾驶乐趣”购车的占比达到了34%。
汽车不再只是工具或者身份的象征,而是拥有了更多生活方式的外延,这也给汽车营销与兴趣内容的结合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
在B站,汽车内容向来与兴趣紧密相关。社区与年轻人的土壤,让这里自然生长出改装、痛车、赛车、自驾游、房车露营等多个汽车兴趣圈层,UP主与用户共同创造着有价值、有调性的汽车文化内容。
启示4:初始印象很重要,品牌“刷脸”要趁早
据业内专家透露,消费者购车决策平均所需时间从原来的89天降至53天,决策周期平均缩短40%。而我们的调研也显示,超7成消费者会在2个月内完成购车。
在日渐缩短的决策过程中,绝大多数人购车前已经对某些汽车品牌有所了解并形成偏好。这种偏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购车决策,有85%的车主购买的是他们一开始就青睐的汽车品牌。
因此,这是一场“决胜于日常”的战役,对品牌的“长期主义”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牌需要在消费者最初开始关注汽车资讯时,就为其留下深刻印象。
与上一代相比,新一代消费者更多将汽车作为一种兴趣。与车有关的资讯不再是购车决策前的集中作业,而是成为了日常消遣的一部分。调查显示,98%的汽车消费者对汽车资讯的关注开始于买车之前,其中有33%的消费者因此坚定了自己的购车决心。
同样的,在B站,汽车是增长最快的品类,每6个活跃用户,就有一个在观看汽车内容。而他们对汽车品牌最初始的印象和兴趣,正在这潜移默化中形成。
启示5:“科技力”重新定义“高级感”,深刻影响购车决策
进入新能源时代,汽车产品所展现出的“科技实力”正在成为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影响因子,也在进一步丰富品牌形象的内涵。调研显示,当被问及“在购车时最看重品牌展现出的什么形象”时,“科技智能”仅次于“性能出众”,位列第二。
与此同时,“科技力”也在重新定义购车语境下的“高级感”,41%的消费者认为汽车的高级感来源于更强的科技感,“科技力”超越品牌声誉、设计、用料等,在各类因素中排名第一。可以说,把握了“科技力”这一卖点,就打开了品牌通往高端之路。
启示6:深度内容与多元汽车社区,是购车决策的“最强辅助”
线上平台在购车决策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线上筛选对比成为众多消费者投入时间最多的购车环节。
消费者购车决策过程中,平均会接触4.6个不同类型平台,前三类依次为专业垂媒、中长视频、短视频。平台因其不同特性,在购车决策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帮助消费者作出全面决策。有趣、有料、真实、可靠,成为深度种草内容的四要素。
B站作为大型汽车文化社区,在消费者搜索了解车型、对比测评的深入决策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其内容的全面、有趣、可靠性深受消费者认可。在决策过程中,UP主深入浅出的趣味讲解、社区独有的弹幕互动以及真实的车主体验,无形中强化了消费者的认知,为品牌及产品走入消费者内心提供了助攻。
PART TWO
车企营销转型求变,有这 5大趋势
在深入访问了多位业内专家后,我们发现,当下的车企营销,呈现出如下策略变化:
趋势1:营销预算逻辑重塑,营销渠道走向多元化
首先是营销目标的变化,从追求品牌曝光转向品牌价值与销量的双提升。在渠道的选择上,从资源平均化、饱和式的攻击打法,开始向线上迁移、向头部品牌车型或者利润较大的车型迁移。同时,车企营销渠道的布局更为多元化,打通线上线下为消费者提供丰富而高效的交易选择。
趋势2:品效协同备受关注,精准化营销成主流
经过多年实战,各平台提供的精准营销工具也日臻成熟。在投放中,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精准定位高潜用户,提升转化效果。
趋势3: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营销内容场景化
面对新一代更懂车、更兴趣导向的消费者,有价值的内容成为吸引和保持消费者兴趣的关键。车企需要针对不同的需求、不同特征的人群提供精准的场景化营销。
趋势4:车企营销从代言人模式走向超级用户模式
与传统的代言人相比,意见领袖(KOL)或者超级用户UP主与普通消费者走得更近、具备更高的可信度,开始受到更多车企青睐。
B站UP主@Upspeed盛嘉成的“UP主都开什么车”系列视频,就通过与不同UP主的联动,用更生活化的方式展开对汽车的介绍。
超级用户KOL的作用,已经在许多新品牌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据某新势力品牌专家介绍:“2023年,有39%的消费者都是通过KOL的内容链接去了解到我们新上市的车型,包括我们的品牌。这一数据非常可观。”
趋势5:用户全生命周期营销成为必争之地
过去,车企的流量巅峰集中在新车上市阶段的活动投放,营销手段也以简单的媒介投放为主,较为单一扁平。如今,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车企更重视以消费者为中心,去做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运营。营销打法上也更注重话题性、互动性,牢牢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PART THREE
4种成功打法,助力车企在B站沟通用户
这一届的消费者更懂车,对汽车的”科技感“有更高的追求,对深入且专业的内容有很大的渴望。因此,能够将复杂的专业知识以友好和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播的视频平台,无疑是值得重点投资的对象。
这份汽车营销趋势白皮书从B站众多汽车行业优秀案例中,总结了4种典型的打法:
模式1:知识转译,助力技术出圈
当汽车开始步入比拼“科技力”的时代,如何通俗有效地传达“技术卖点”成为营销沟通的关键。阿维塔深度合作《bilibili超级科学晚》,配合头部UP主智驾游戏体验,放大“智驾”卖点,实现声量及私域转化双丰收,入站一个月粉丝破万。
模式2:年轻化沟通,达成品牌声量突破
B站是一个非常适合新品牌一炮打响,又能与年轻用户长期建联的平台。
奕派作为东风旗下的新能源品牌,首次上市,需要大量曝光提高认知。奕派选择合B站跨年晚会、拜年纪等多个大的内容IP,并在B站打造UGC众测话题阵地,与UP主共创测评内容。
模式3:布局新车发布,引爆销量热情
在B站,蹲守新车发布会并展开实时热议,是汽车和科技爱好者们的一种“线上聚会”。小米SU7在新车上市前中后期在B站作了持续化的布局,通过优质稿件、弹幕造梗、热点追击等手段,助推发布会销量一战成名。
模式4:共创社区运营,促进销售转化
借助“信息流+搜索+框下广告投放”的引流方式,可以在B站撬动更多用户。
蔚来就在B站尝试了一种社区引流新模式:通过信息流精准投放符合B站社区调性的素材,铺设UP主真实口碑内容,通过B站提供的多种转化组件,实现后期留资转化。
PART FOUR
写在最后的话
这一届的消费者更懂车,对汽车的“科技感”有更高的追求,对深入且专业的内容有更深的渴望。他们将汽车视为生活方式与兴趣的延展,也乐于分享与讨论。
在B站这样一个“复杂知识通俗化、精品化”的汽车文化社区,品牌应该如何才能抓住Z世代的兴趣,与年轻车主共情、共振,将用户转化为潜在消费者和品牌粉丝?或许这份白皮书能给到您一些启发。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哔哩哔哩商业动态”,获取59页完整版白皮书。
扫描二维码
获取报告全文
转载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