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9月26日,阿里大文娱既升级大麦网为现场娱乐事业群后再度出击,以全资收购简悦,成立游戏事业群,以完善阿里在游戏领域的布局。
阿里大文娱董事长俞永福在员工内部信中表示,游戏事业群仍会沿袭阿里大文娱的班委会领导制,由班委会共同制定游戏事业群的战略,推进业务策略的落地执行。俞永福将兼任游戏事业群“班长”,樊路远(木华黎)出任游戏事业群秘书长,游戏事业群下设两个事业部,叮当(詹钟晖)分管互动娱乐事业部,史仓健分管开放平台事业部。
从架构上来看,阿里已经确定要做自研游戏了,而这一切离马云公开表示做游戏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已经过去了九年。
“游戏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阿里说不做游戏,饿死也不做游戏!”
2008年,马云正在电子商务专题汇报会上慷慨激昂的发表演讲。在他看来,游戏游戏这种消遣工具只是在时间最不值钱的国家里畅销。对于这种“电子鸦片”,发达国家只会将其出口,绝不会鼓励百姓去玩。毕竟成功人士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值钱,怎能浪费在这种地方?
“啪啪啪…”台下掌声如雷,人人点头附和,仿佛Jack Ma的那番忧国忧民的话道理十足,为迷茫中的他们拨开云雾见天日。
马云常言商人就要发现五年、甚至十年后的市场,然而不知道当年的马云是否可曾想到移动游戏的兴起,是否想到十年后的中国会进入全民游戏的时代,又是否想到游戏市场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看来,这些问题都已无足轻重,因为六年后的阿里就宣布成立游戏分发平台,试图以高分成模式吸收游戏开发者。尽管阿里高层出面表示,平台只是涉及游戏分发业务,而不是制作游戏,但是任谁也看的出来阿里终究忍不住向游戏行业插足。
这倒不能怪马云打脸,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13 年 12 月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并达到 6.18 亿。而中国网络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为 718.4 亿元人民币,比 2012 年增长了 26.12%。其中,网络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保持着年均23.50%复合增长率。
Business is business,商人永远不会被言论所束缚,毕竟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即使马云不想做,董事会以及手下那三万员工又岂会同意?然而虽是如此,阿里到底还是留了一手。
“分发不能算…做游戏,扩张业务领域的事,能算是做游戏么?”
财大气粗的阿里带着强有力的资金和流量资源入场,找到了曾两次拒绝百度邀约的俞永福。这位善于渠道和运营的CEO终究没有避免被BAT收购的命运,亲手将UC连带着那6000万活跃用户的九游送入了马云的怀抱,用来作为阿里的移动入口。16年初,阿里将UC九游正式更名为“阿里游戏”,并整合豌豆荚、PP助手、UC应用商店等应用分发平台,誓要改变手游分发市场的格局。
也正是在这一年,全球游戏营收突破了1011亿美元,中国以246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游戏市场,其中移动游戏占比首次超过PC游戏,高达56.3%。
毫无疑问,对于游戏行业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但是行业人员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压在他们脸前的是腾讯以及网易这两座不可撼动的大山。
根据两家巨头的财报显示,腾讯在16年的网络游戏收入为708.44亿元,而网易在线游戏收入为279.8亿元,这两家公司就已经吃掉了60.4%的市场份额。至于未来将成为主流的移动游戏领域,垄断现象更加严重。去年国内819.2亿的移动市场,“鹅厂”和“猪厂”已占据了67.9%。要知道,这一数据在2015年还是60.5%。
难道眼见着大块的蛋糕被吃进别人嘴里,谁能开心,谁又能轻易甘心?现在看来至少阿里不会,尤其当无法差异化和规模化发展电子商务的腾讯入股京东,为京东提动微信和手机QQ客户端的一级入口位置,开展精腾计划发展电商去中心化,直指阿里“根基”。
这边电子商务又被横插一脚,那边广告业务打的是难舍难分,掌握众多媒体资源以及线上线下流量的阿里想要争回互联网市场也只有从最后一大变现手段——游戏入手了。
然而在这一领域,阿里游戏既无腾讯一般社交用户的体量,也没有网易十几年MMO自研经验的沉淀,全凭“头铁”硬钢是没有用的。
从电子商务平台的经验出发,搭建应用分发平台的想法不错。但是除了有分成优势外,想不通阿里游戏是比腾讯玩家流量更多还是服务更好。阿里也明白在国内的圈子已定,竞争力也放大不了多少,自家的分发平台能够分流,但却撼动不了腾讯的盘子,。
从目前的实际效益来说,阿里游戏拿到的这点分成与电商带来的收入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尤其是近两年渠道影响力下降,不再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大批游戏厂商绕开渠道选择买量推广,联运业绩直接受到影响。史仓健再不进行一点动作,恐怕要被俞永福叫去喝茶了。
但是史仓健又能做的了什么呢?无非是在发行方面顺应国内厂商出海求生的趋势, 提出了“全球发行战略联盟”的口号,利用阿里的海外流量资源优势,拓展在俄语区、中东、欧美、日韩等区域市场。毕竟腾讯在游戏领域的手再长,也达不到在海外市场一手遮天的程度。
话说回来,早年出海的厂商对这几个市场想必已经很熟悉了,Facebook、Twitter、Google、Unity以及Vungle等等海外渠道的流量和投放策略也都成熟稳定,而阿里的项目至少要经过几年的磨以及不断试错才会有实质性进展。俞永福倒是对于游戏事业一直很上心,从2016年阿里宣布成立“大文娱”主打泛娱乐开始,便将游戏当作阿里文娱集团主要资金流出口。俞永福对外的宣称很是漂亮,以IP为接口,整合泛娱乐产业上下游资源与流量,补齐大数据。但是创业多年的他又岂会不明白公司架构越复杂的公司业务流程就越长,信息越难对通,更别说想要打通数据了。
虽然发布会上斗志昂扬满腔热血,回到公司后的俞永福立即冷静了下来,四个月内接连给员工发了三封内部信,简单谈了三件小事:一个,贯彻“文娱创业:富养女儿”的实业心态不动摇;第二个,坚定不移的实施“业务加速组织升级”的方针;第三个,就是“不能长时间依靠总公司输血”。俞永福是否为这三件小事感到很惭愧没人知道,但是可以确定“大文娱”的员工不会吃那一套,人情社会想不刷脸?不存在的;想把数据打通,基本靠等,上有李达康下有孙连城已成传统。
无论如何,看得出来联想出身的俞永福是想要办出点实事,今年史仓健就拿着集团的10亿资金全面进军游戏发行领域,并与阿里文学、阿里影业、优酷合作推出“IP裂变计划”。希望利用阿里的影响力、多产业资源以及其零售平台超4.5亿的移动月活跃用户,跨界营销,扩散流量优势,将IP价值循环放大。但是流量终归是用户触达的一方面,没有游戏研发基本的阿里游戏对产品无法把控,拿着IP又能创造多大价值?看看《武动乾坤》的现状便一目了然了。
阿里对自身的软肋再清楚不过,但是盲目出击与腾讯抗衡无异于自讨苦吃。按照阿里一贯的做事风格,出手必然要做到最好。既然收购网易几乎没有可能,那么“小网易”简悦倒也不失为一种选择。经过长达半年的对接,阿里巴巴终于说服了叮当,成功拿下广州简悦,补齐了阿里游戏产品线。
毫无疑问,简悦的加入会对加大阿里对IP的掌控权,但是其以长时间打造精品游戏以及不断重塑产品直至运营成功的策略,恐怕消耗不了整个阿里大文娱带来的IP资源,更多的或许是简悦自主研发的服务器引擎以及其掌握的3D引擎优化能力,为整个游戏事业群提供技术附能。
由此一来,马云坚持的原则与价值观彻底被抛弃的一干二净,谁还能记得那年向温总理做出的保证?陈年往事就让他遗忘在风中吧。
本文转载自『Morketing』,作者:Morketing,Morketing经授权发布,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版权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