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今,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网络通信发达的时代里,中国消费者撑起了全球奢侈品消费1/3的贡献值,将近达到6000亿人民币。据预测2025年会达到1万亿,到2025年中国富裕人群将买下全球44%的奢侈品市场!”麦肯锡《2017中国奢侈品报告》中提到。
针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阿里集团和天猫提出了他们的运营思考。
4月11日,天猫Luxury Pavilion品牌先见会在上海召开,70多个全球一线大牌参加了这场关于奢侈品的新零售会议。
阿里巴巴集团CMO董本洪提到,伴随消费者觉醒和阿里新零售步伐的加快,天猫针对奢侈品行业做了一次特别升级,量身打造了新零售全域解决方案。
他同时强调,这是全球第一个针对奢侈品新零售的全域解决方案,利用阿里集团的数据技术、运营资源,和商业基础设施,帮助奢侈品牌建立与新生代消费者的链接,从而提升营销和零售的效率。
当然,这个方案的提出,阿里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思考。
据《2017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如果以95、00后未来消费主力测算,1万亿人民币市场规模恐怕也只是较低的估计。对于所有奢侈品品牌而言,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抓住年轻人就是抓住未来。
“每一个品牌都在聚焦年轻人,而对作为最懂时尚美学和消费心理的媒体来说,他们也在解读年轻人。因此,要了解奢侈品,或许应该先看看新生代的年轻人,他们到底是什么样子”,第一财经CBN刘晔谈到。
“很多奢侈品品牌跟我们交流的时候,都反馈了两个关键词:中国和千禧一代。大家知道千禧一代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他们在线上了解和购买商品,有独到的见解,这个时候反而是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文化的吸收和信息的反哺”,天猫服饰事业部总经理尔丁分享。
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更为特殊,让90后比80后,在20几岁的时候拥有了更高的消费力,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奢侈品用户比国外年轻十几二十岁的原因所在。
那么,这群用户有什么生活习惯,特点什么样?未来需求如何洞察?
基于阿里巴巴生态内的大数据,尔丁为奢侈品用户进行了分层。根据奢侈品用户的年龄、品类偏好和生活习惯,把奢侈品进行了市场细分,得出了6类截然不同的用户群。
第一类,是奢华鉴赏家,这一类人群拥有最高的消费力,人数占比不多,但是成交份额占比非常之高,是比较成熟了的奢侈品用户;
第二类,称谓质感时尚人,这部分人以75后和80后为主,从他们购买的奢侈品品类来看,是非常成熟的奢侈品用户,他们懂得自己需要什么,能够匹配自己的风格;
第三类,是年轻用户一代。这类人被称为享乐症候群,他们是互联网长大的用户,先天从互联网获得资讯和购买商品,已经拥有了中度消费力水平;
第四类,90后的用户为主的探索少年团,他们消费力并不算高,但人数占比很大,而且随着未来收入的成长,他们会是主力的消费人群。
最后两类,分别叫保守爱家党和中年传统派,这两类人群是80后和70后为主的人群。
“通过数据发现,虽然现在的消费力水平比较低,但是消费品类比较成熟。我们认为有可能是一群现在习惯了线下购物的人群,还存在转化成本,所以有可能线下的奢侈品购物比较多。可以想象一下,这类人群是不是可以通过新零售,通过线上线下打通的手段触达他们”,尔丁分析。
那么,这六类用户的用户画像具体是怎样的?
第一类,用户平均年龄是33岁,人数占比是10%,成交贡献达到了45%,偏好品类是成衣、珠宝和手表;
第二类,质感时尚人,平均年龄是36岁,人数占比也是小于成交占比,购买力高于平均水平,他们最主要的购买品类是成衣,后面可以看到除了成衣之外,对童装也非常感兴趣;
第三类,平均年龄26岁,90后一代;
第四类,享乐症候群的消费水平比较高,是一个享受主义的人群;
最后两类,平均年龄在35岁到48岁,线上的消费水平和奢侈品的成交水平比较低,但是一定是线下的中度侈品用户。
从上面提到的6类用户里看到,有三类用户是整个奢侈品消费群体的主力军,有24%的人群能够获得64%的成交占比,所以奢侈品品牌如果和这部分用户互动和服务的话,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让我们再来详细看一下这三类用户的画像。
第一类,用户奢华鉴赏家,其实已经把奢侈品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这部分人群只有10%,但是成交占比达到了45%。他们有什么画像?可以看见,男女比例是4:6,一二线占比高于其他城市,平均年龄是33岁,品类偏好是成衣、珠宝和手表,比较喜欢海外旅游,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在奢侈品上的消费份额达到了个人年消费的20%,是重度的奢侈品用户。这部分人群比较成熟,又是含金量高的人群,因此,品牌需要思考,怎么通过实时CRM管理工具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第二类,用户质感时尚人。这部分只有7%份额的人群,占到了成交9%的份额。他们也是以一二城市占比更高,平均年龄在36岁,最大的特点就是购买的品类除了成衣之外,也喜欢为自己的孩子购买奢侈品服装。另外他们还很喜欢音乐、电影和演唱会,所以在内容方面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吸引他们。
高端人群的最后一类就是由第一线城市涌现出来的90后人群,平均年龄是26岁。这部分人喜欢数码、3C,接受新事物非常快。因此,我们考虑在三、四线,甚至到六线的城市,奢侈品怎么覆盖到用户?如何把商品展现给他们?阿里得出的结论是,互联网是比较好的方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性别占比方面,只有第一类人群男性占比高一些,其他的都是女性为主,都是占六成以上。
这六类人群里,其实都有年轻人群,其占比已经近5成达到49%,成交占比45%。年轻人群有什么特点,这是所有奢侈品特别感兴趣的地方。
现在看来,这群人的购买力非常之高,是整个淘系90后普通用户消费力的16倍,也是整个淘系用户1.6倍的消费力。
尔力还梳理了 90后奢侈品用户最近一个月搜索品牌词的排名,字号的大小代表了排序。其中,我们可以看到,90后奢侈品人群所关注的TOP10的品牌,每天搜索的达到了3万次;整个淘系用户对TOP10的搜索达到了100万以上,消费者需求已经在线上,这是每一个品牌公司都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人群。
90后成长于互联网年代,所以对智能数码产品非常感兴趣,TOP3品类就有无人机、平衡车以及VR眼镜等。未来,天猫会开发VR视频,帮助奢侈品跟年轻用户进行沟通和互动。
从媒体属性的角度来说,他们喜欢看娱乐节目,看电影等。出行虽然很平凡,但是以港澳、日韩和东南亚为主,20%的人出行也会选择五星级酒店。如果针对这部分用户做全球化营销的话,可以知道在哪里做线上线下的联动比较有价值。
尔丁概括,这些信息的背后,其实是为大家带来一个思考,即怎么跟年轻人群沟通和运营。品牌今天提供的产品,选择的代言人,选取的宣传平台和媒体,是不是符合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和特点,这是需要重新思考的。
另外,如今的导购和体验方式,已经与传统70后、80后体验方式完全不同了,不仅仅需要线下感觉,还需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手段和技术手段与用户沟通沟通。最后,出行方式也可以与运营结合。
在大会上,尔丁抛出思考后,董本洪对其进行了解读。也即“分析用户画像和行为轨迹后,怎么找到他们”,这里就需要研究、预测消费需求,了解用户生活方式。
“当给出六种用户画像,我们要针对这六种用户进行分析,他们用什么媒体,看什么节目,跟哪些品牌有联系”。
如果说创建一个视频广告,至少要做六个不同的版本内容,每一种广告都针对每一种用户画像,把广告推到品牌当中,让最顶级的品牌与目标消费者相结合;对于不同的节日,在不同的媒体,针对不同的用户,做内容活动。用户不只是看时尚杂志,他们经常受到KOL推荐的影响。
董本洪接着尔丁的分享继续解析,他说,怎么找到并赢得他们?先要分析六个不同的用户群组,他们有不同的KOL清单,再邀请KOL做出与用户群相关的内容,紧接着推出相关的品牌,然后再推送到相关人群中。
如果我们想要在节日当天有较高的转化率,首先要做这样一个促销,比如看六个不同的用户组,可以把一个活动绑定一个国际的旅程,找一个正确的地点,针对用户群,有正确的打包营销,再去针对购买过的用户,不同的群体进行奖励。
阿里巴巴每天都在利用数据。在过去的六个月,阿里讨论了这样的一种框架和思维,就是市场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如果业务还有增长的话,怎么样继续增长?
首先,改善品牌的知名度。90后一代现在是不是还是为自己的品牌着迷?品牌又应该怎样建立品牌传承?阿里巴巴有一个新零售的概念,就是怎样将在线和离线的旗舰店进行联动,用数字化的方法获取新用户。还有,怎样统一线上线下用户体验,在这里董本洪强调,其实Luxury Pavilion推出就是希望统一体验。
营销,最高效率的方式永远都是照顾好忠诚的客户,而不是花太多的钱在获取新客户上。怎样才能离线的时候,递给客户最好的感受,这就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所在。
2017年,阿里提出全域营销,让潜在的客户进入阿里的数据库之中,所有的投入、营销都能够在系统中记录下来,根据潜在客户在我们品牌目前的阶段进行决定,包括他们的购买、忠诚度等等,从而得到完全可视化的追踪,同时也得到可行动性的追踪,因此,更好的优化营销行为,改善获取用户的流程。
接下来,董本洪分享了一个帮助奢侈品牌做体育和休闲鞋品的案例。首先,阿里在平台上进行分析有可能感兴趣的消费者潜在画像,通过原始数据、试点内容实验,做出类似的模拟。在此之后,推出更好相关性的广告。
在这个案例中,阿里惊讶的发现,就是这样的体育品牌竟和高端葡萄酒有非常大的相关性。于是阿里就做了这样一个创意,然后再把内容推送给最有可能的潜在用户,最终整体CTR非常高,最后在发布旗舰店时,前两分钟内销售额就突破一百万。
另外一个案例,也是奢侈品牌,他们参与了巴黎时尚周和上海时尚周。阿里在上海时尚周可以做很多尝试,比如边做、边看、边买功能,客户可以直接在“魔镜”上进行衣服试穿,很快的观看者就把产品加入购物车,因此,这个品牌成为了所有时尚周里面加入购物车最多的品牌。所有这些观看者都对于品牌产生了兴趣,于是阿里进行了非常大的数据库分析和跟进。
“品牌的受众是谁,他们在哪里,怎样与他们交流,这是最为珍贵的事情。最终,我们给消费者的,不光是卖给他表、包、鞋等产品,我们分享的是产品的传承,以及生活方式和品牌的态度”,董本洪说。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正由于数字技术的存在,现在看营销,不再把它看作一种花销,而是一种投资。在我们的系统中,你能够得到数字技术的帮助,有多少用户跟品牌互动,购买力如何,以及生命周期和品牌价值,整个过程都可以进行计算。”
最后,据董本洪介绍,目前,已经有28个奢侈品牌发布了他们自己的全域营销数据库。过去的6个月当中,这28个奢侈品牌平均增长了650万的用户,将这么多用户加入到他们数据库当中,这是他们非常有价值的资产。不过天猫Luxury Pavilion的品牌,还没有开自己的数据库。
阿里做了后台的计算,45个品牌的整体资产,使得他们整体客户的价值增长了65%左右。
本文转载自『Ivy』,作者:Ivy,Morketing经授权发布,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版权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