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AR产业与各领域的融合已经初见成效,电影、游乐场、综艺、美妆、品牌、社交、游戏、动漫虚拟人物、甚至是大学都有相应的实践案例。Morketing梳理了最近10大不同领域的10个AR案例,一一了解一下这些行业是如何使用AR“增强”品牌的。
去年夏天,一款叫Pokémon Go的AR游戏火爆全球,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捉宠物小精灵。就这样,AR技术从实验室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AR,即Augmented Reality,中文为增强现实,相比较同样走红的VR(Virtual Reality),是基于现实,利用技术增加相关的、额外的内容,它需要将“信息”与场景进行结合。换句话说,AR比VR更趋近于现实。
之前很多人都觉得,AR技术应该只是硬件大佬们的专利,但随着AR技术的爆红,投资者们也悄悄加入进来,各种AR新兴公司的交易量逐年增长。各个行业也开始尝试用AR技术,使营销活动更加吸引眼球,更加有效——根据Vibrant Media:AR广告内容回忆率比2D广告高700%。
目前,AR产业与各领域的融合已经初见成效,电影、游乐场、综艺、美妆、品牌、社交、游戏、动漫虚拟人物、甚至是大学都有相应的实践案例。Morketing梳理了最近10大不同领域的10个AR案例,一一了解一下这些行业是如何使用AR“增强”品牌的。
1
电影:《蜘蛛侠》AR体感攀岩
为了迎接即将上映的《蜘蛛侠:英雄归来》,索尼采用了AR技术进行宣传营销。
首先,他们在电影官方App中嵌入了虚拟现实体验,观众可以利用任何平面作为载体去感受蜘蛛侠的魅力。任何蜘蛛侠图像都可被用作召唤蜘蛛侠虚拟形象,之后可以同它合影或者合拍小视频。当然,这些照片和视频可以很容易被分享。
蜘蛛侠的线下宣传也来到了中国。索尼在北京三里屯设计了一个蜘蛛侠科技体验馆,其中就有AR体感攀岩,玩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攀岩触达制定的区域,可以直观感受电影中蜘蛛侠攀岩走壁的实际感受。
2
游乐园:《星球大战》迪士尼联合联想造AR场景
2017年的迪士尼双年展,联想与迪士尼联合公布了一款《星球大战》主题的AR体验产品:《Star Wars: Jedi Challenges》。此款产品是由手机App驱动的AR游戏组件,硬件部分包括一个AR头盔和一个手持设备光剑,其中头盔是联想设计的头戴式显示器。用户只需要下载产品App,再将手机放入头盔当中即可体验游戏。
游戏中,玩家可以挥动一把真实的光剑,与真人大小的达斯·维德决斗,可以接受尤达大师的训练、带领军队抵御黑暗势力,还能在千年隼中玩德贾里克全息象棋。
3
综艺:《姐姐好饿2》将小S带到线下
爱奇艺为推广其网综《姐姐好饿2》,与户外广告公司德高集团合作,将宁波一公交车候车亭改造成全国首个AR候车亭。
这个AR候车亭可以把虚拟的小S带到街道上,路人纷纷驻足观看、围观拍照,这样一种采用AR技术的线下推广便刷爆了社交圈。
4
美妆:丝芙兰AR虚拟试妆
丝芙兰与加拿大美妆电商ModiFace合作,将AR试妆技术应用于 Sephora Virtual Artist app 中。让用户可以在家尝试上千种产品。主要更新3个功能:Eyeshadow Try On、Artist Expert Looks、和Virtual Artist Tutorials。
“Eyeshadow Try On”允许用户在上千种不同的眼影中尝试不同的搭配,可以在眼睛的“Lid”、“Crease”、“Outer Corner”3个部位选择不同的眼影涂上。
同时,尝试眼影时,会出现当前这款眼影的品牌、价格、添加进入购物车等选项。如果喜欢,你可以添加进购物车直接购买。
“Sephora Artist Expert Looks”允许用户选择肤色,并尝试各种推荐妆容,还有妆前妆后的对比,同时列出所使用化妆品的列表供用户参考。
“Sephora Virtual Artist Tutorials”这个功能包含5种教程:打高光、修容、画眉毛、烟熏妆和不同的眼线画法。如果想要根据教程完成妆容,必须使用准备好相应的化妆品,然后教程会告诉你如何使用。
欧莱雅也推出了类似的功能,与AR公司Perfect Corp合作,在其开发的App—YouCam Makeup上面采用了虚拟试妆技术,展示了欧莱雅几十种产品的虚拟试妆体验。
5
饮料:可口可乐变身音乐播放器
在加拿大,可口可乐与流媒体音乐平台Spotify合作,使用AR技术设计了一款能播放音乐的可乐。消费者使用相应的App对准印有可口可乐或雪碧促销标签的特殊瓶身时,App可轮流播放189种Spotify列表上的音乐。
一旦解锁应用,用户可保存该播放列表。当然,用户还可通过扭转瓶身调整音乐播放顺序,对应歌曲封面也会由App显示在瓶身周围。
6
家居:宜家新购物App
宜家正和苹果联手打造一款基于AR的新购物App,希望能够为顾客提供虚拟的购物体验。这款App通过iOS设备的相机镜头,让桌子、椅子和其它家具出现在房间。
宜家此前其实已经用过相似的AR技术,在2014年更新的“宜家《家居指南》”App当中,iPhone和安卓手机的用户可以利用摄像头来做到类似效果,但当时还需要借助一本《家具指南》的纸质书,才可以出现宜家家居的3D模型。
这次的合作,苹果公司的ARKit表示,除了完成摆脱纸质书的需求以外,还强调实际环境的光影效果,在WWDC大会的ARKit演示区,除了可以使用iPad在桌面上摆放一盏台灯的3D模型以外,台灯也会有配合这演示区有光线的阴影变化,用户也可以开启台灯,照射出来的光线对周边物体也会带来阴影效果。最终就是让产品在增强现实环境下看起来更真实。
7
社交软件:Facebook与美图的合作
近期,美图官网发布公告称,美图成为Facebook AR工作室 Beta 早期测试版首家合作伙伴,为其提供三款 AR 相机特效。具体特效包括:明日自拍(SeIfie From the future)、即时魅力(Instant Glam)、美图家族(Meitu Family)。
Facebook还在研发AR眼镜,当然,主要功能还是社交。佩戴AR眼镜后,数字图形将浮现在肉眼看到的现实场景上,会在人物的头部上方显示出人名,帮用户绕过忘记人名的社交陷阱。同时,也推出了AR平台,Camera Effects,可以为用户编辑图像,增加各种特效,甚至将2D图片变成3D图片。
8
游戏:贪吃蛇升级AR版本
Lucas Rizzotto为微软HoloLens开发了一款名为《贪吃蛇》的免费游戏。在AR版本的《贪吃蛇》中,用户要佩戴着HoloLens头盔,然后在真实世界中不断移动,以第一视角来扮演这条贪吃蛇。
食物会以汉堡包的形式出现在空中,玩家要把自己的头挪过去来把它吃掉,增长身体长度。
9
二次元:“与初音未来在咖啡馆约会”的 AR 体验
日前,日本一家咖啡店推出了一项服务,圆了宅男们的梦想——与二次元萌妹子初音未来约会。这场“与初音未来在咖啡馆约会”的 AR 体验活动是日本仙台BLUE LEAF CAFE的线下活动,由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与音频和DTM制作公司Crypton Future Media 联手推出。
在活动中,顾客们将通过使用AR 技术“Tango”的安卓手机“Lenovo Phab 2 Pro”打开App,就能看见坐在对面穿着JK制服的初音未来,与顾客一起享用咖啡和蛋糕,甚至还能聊天。
用户还可以下载一个初音AR相机。利用摄像头进行取景可以看到迷你版的初音,她可以在用户的房间里、桌子上、甚至是手心里跳舞。
10
院校:西北工业大学发出中国第一封AR通知书
2017年7月4日17时,西北工业大学发出首封高考录取通知书。该校在录取通知书中嵌入了基于AR技术的虚拟校园平台。这是中国第一封AR通知书。
收到通知书的新生,只需拿起微信扫一扫,关注通知书上的“畅玩AR”,下载“西工大增强现实”APP,后打开APP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主题内容。扫描背面的“航空”“航天”“航海”标志,会出现有关西北工业大学学校特色的动态展示,分分钟让你提前入校。
结语
没有几个行业能像AR这样在极短时间之内创下数十亿美元的估值,目前AR技术在立体图像处理、显示技术、外形尺寸方面都还需要一定时间来发展,但是可以预见的是,AR在未来不会仅仅局限于头显技术,而是以“头显+…”的模式与各种创新科技融合在一起。
苹果、谷歌、Facebook、Snap、腾讯、阿里、百度等各大公司都在摩拳擦掌,期望在AR发展中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不管是各种AR眼镜、各种基于AR技术的App还是基于AR技术的广告活动,这些尝试都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AR或已成为将年轻人融入品牌的最佳方式之一。虽然目前让所有的营销人员都采用AR技术还为时尚早,但在未来不久的某一天,AR技术在企业甚至是个人市场的应用将成为常态。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