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动组件
// 滑动组件
大热点

世界上最大的甲方:宝洁成立广告公司了!

Morketing  · 2018-04-13 10:00

【摘要】 一直在改变广告模式的宝洁公司又有了新的大动作,宣布成立一家全新的独立广告公司。

2017年 ,宝洁公司位列世界500强第98。作为全球最大的广告主,根据宝洁公司的年度财报,在截至去年7月份的财年中,宝洁的广告支出为71亿美元,相当于446亿人民币。

此前,宝洁公司在2017年里已经将其全球范围合作的营销代理公司数量从6000家砍到了2500家,并计划继续砍到1250家左右。同时,一直在尝试新的广告代理模式,比如“开放式广告承包”(Open-sourcing)和整合制作(Pooling production)的形式,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全案承包给某个广告集团,还尝试在公司内部自己建立创意团队。

而现在,宝洁公司则是直接改造代理机构本身。

什么意思呢?

就是由宝洁公司牵头,成立一家全新的广告创意代理公司,由多家不同广告公司的精选人才组成。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新成立的广告机构由 Saatchi & Saatchi 纽约分公司CEO Andrea Diquez 来领导,团队人才来自于与宝洁公司合作的各大广告控股集团:WPP集团的Grey、宏盟媒体集团的Hearts& Science、Marina Maher Communications、李奥贝纳、阳狮集团的盛世长城等。这些广告人才将一起在宝洁公司纽约和辛辛那提设立的专门办事处工作。这家广告公司预计在2018年 7 月份开始正式运行。

不过我们不用担心,这些广告人才并没有脱离原来的广告公司,而是担任着两份职务,挂着原广告公司的身份但只服务于宝洁公司。

可以说,这是宝洁公司打破了传统营销模式,建立了一个新的广告代理模式,一次全新的尝试。宝洁公司的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公司重塑广告代理活动的进一步行动,我们正在研究新的模式,以更快、更高效地获取最佳创意。”

此前,宝洁旗下汰渍的超级碗“这就是汰渍广告(It’s a Tide Ad)”就是使用了这种模式,由来自不同广告公司的创意人团队合作完成的,这支广告在YouTube的播放量超过500万,大获成功。宝洁首席品牌官Marc Pritchard说,“如今的广告世界是关于更广泛的投放效果和更精准的创意,这是一个新的模型,所以需要新的合作模式”。也许,这就是宝洁改革的契机吧。

汰渍广告

而这一切,一是为了省钱,二是为了提高效率。宝洁公司舍弃了原来的AOR模式,将人才聚集在一起,能够让团队更整合,分工更明确,创意产出更快更直接,大大降低了营销成本和沟通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其实这是改变广告代理模式的大势所趋,发展的必然形式。在这之前,已经有一些公司在尝试全新的代理运营形式了,比如强生公司为了节省经费,要求不属于一家集团的员工坐在一起,将WPP和宏盟集团的两个强生业务专项团队以及互动媒介合作伙伴(谷歌、脸书等)和媒介代理伙伴J3一起办公。

还记得年初奥美的“be one” 行动吗?奥美旗下的奥美互动(Ogilvy One)、奥美公关(Ogilvy PR)、奥美红坊(Red Works)、奥美世纪(Neo @Ogilvy)等17个品牌全部取消,只有一个奥美,各部门协同作战服务一个客户、一个项目。 如今看来,这也是应对国际广告形式变化的明智之举。

设想一下,如果天猫、京东、oppo等甲方把奥美、蓝标、麦肯等团队的精英和蓝标、思美传媒、环时、天与空、W等团队的人才组建在一起办公,那画面太美,简直不敢想想。


本文转载自『营销案例精选』,作者:营销案例精选,Morketing经授权发布,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版权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