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没有哪个时代可以如此轻易的触及世界上任一地区的市场,不需要当地店面,不需要制造加工,不需要商品物流,你只要将开发的App上架GooglePlay和Apple Store,全世界的用户皆可在你手中。
摘要:2005年,托马斯·弗里德曼出版了《世界是平的——21世界简史》一书,在书中他提到了10个足以抹平世界的推动力量,里面包括了计算机、Google和信息搜索、开源环境、编程外包及离岸生产等。到了2015年,书中所讲的几乎都已成为现实,然而世界在被“铲平”之后,依然存在着信息、技术和价值的落差,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更是放大了这一差距,也带来了移动应用出海巨大的机遇。
出海大潮已至
从没有哪个时代可以如此轻易的触及世界上任一地区的市场,不需要当地店面,不需要制造加工,不需要商品物流,你只要将开发的App上架GooglePlay和Apple Store,全世界的用户皆可在你手中。
出海的App淘金者早已络绎不绝。2013年11月,久邦数码在纳斯达克上市,旗下以Go桌面为代表的移动应用占到其营收的45%,7成用户来自海外;2015年11月底,UC浏览器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17.42%(移动浏览器月度PV份额),超越Safari成为全球第二大;猎豹移动2015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海外移动广告收入不断攀升,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54.4%,占移动收入近8成。
正有越来越多主打海外市场的App产品不断涌现,Apus桌面、猎豹清理大师、LeoMaster隐私助手,相机360,以及《列王的纷争》等一系列长期霸占Google play排行榜的工具、桌面、摄影和游戏产品,宣告了中国App出海策略的成功。
这些出海成功的企业证明,当一个从成熟的、竞争充分的市场中诞生的产品,在向新兴市场推广时,所谓文化差异和本土壁垒并不是多大阻碍,只要切入角度合适,产品能够快速适配当地的硬件条件和经济水平,都可以与市场一同呈现爆发性的发展。
Apus创始人李涛曾在采访中分享:在巴西出差的经历,让他亲身观察到了智能手机在金砖国家兴起的过程,其中就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因为相比中国,巴西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显然落后了2年,甚至5年。
《连线》杂志在最近的一期封面文章中用“It's time to copy China!”来形容这一趋势。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已经摆脱了过去“复制硅谷模式”的窘境,在移动互联时代实现了弯道超车。曾经被视作“山寨苹果”的小米,如今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让用户成为粉丝一起来参与设计并推广产品;优化供应链,以小库存销售高质量产品,再以增值服务谋利。这些中国式的互联网思维不仅在本土市场好用,也让小米成为印度前几名的手机厂商。
DST前合伙人亚历山大·塔马斯的“地缘性套利”可以很好的用在这里:所谓成功的商人,比的就是谁能够率先将利用信息落差而谋得利益。这也可以理解为信息的传播具有滞后性,处于技术和理念高处的产品会有竞争优势。
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即手握竞争优势又如此迫切的需要出海?总体看来:激烈的竞争环境和人口红利消失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
尽管很多人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已经足够了,只要能满足这里的规模用户,就能撑起一个10亿美金的公司。但也正因如此,有太多的互联网公司把视野放在了国内,过度竞争造成了一个现象:当产品到了一定阶段,要么与竞争对手合并,要么被BAT收购,或者在合并之后被收购。曾经的千团大战,在线视频以及O2O行业的起落都证明了这一点。
从另一个角度看,竞争使得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技术和产品上已经和曾经的“硅谷”领先者们差距不大,而且中国有着强大的互联网开发群体,拥有非常强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而在理念上,中国式的互联网思维可以很好的套用到新兴市场,copy from china正是由此得来。
人口红利方面,根据360发布的2016手机软件行业趋势报告显示,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红利已经开始下降,从而影响到智能终端设备的增长速度,市场正在逐步趋于饱和。从苹果发布的2015第四季财报中也可以看出,iPhone在中国市场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整个硬件市场开始进入产品更迭期。
而硬件承载了移动App的发展机会。360在报告中提到,从2011年开始,众多开发者加入到移动APP开发的大军中来,至今人数已翻十倍有余,这与国内的智能手机规模的发展趋势相吻合。然而现在,用户手机中安装应用的个数却趋于稳定,2015年的平均安装数为39.2款。意味着APP市场的硬件红利期也已经结束,竞争越发残酷。
海外许多地方却仍处于智能手机的增长期,观察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会发现,随着手机覆盖率的快速上升,应用下载的数量也在明显增多,与几年前的中国市场如出一辙。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其他金砖国家,总体来看整个海外市场拥有58.5亿用户,其中有29.7亿是移动用户,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将是国内移动App的未来
如何选择出海市场
移动出海的机会蕴藏在几大金砖国家之中,最明显的一个共性,就是这些国家的市场,已经完成由功能机转向智能机的过程,迈入高速发展阶段。其中隐含着巨大的发展红利,但各个市场又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切入点的选择很关键。
以硬件及基础设施为例,印度是一个移动先行的国家,但网络环境差,设备经常没信号,因此,UC浏览器在进军印度市场时,主打速度快,稳定性好等特性,迅速的打开了市场。另一个例子是360 security,鉴于印度的智能手机普遍配置不高的特点。360 Security推出了Lite轻量版,因只有同类软件 1/4 大小又能够帮助他们合理管理手机内存,而受到追捧。
在文化层面,人们一直认为的文化壁垒,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以逾越。在开心农场错失国际化的机会之后,智明星通在全球市场大范围推广新作手游《列王的纷争》,这部以中世纪欧洲领主战争为背景的SLG作品,因题材,画面和玩法非常符合俄罗斯玩家的喜好,一经推出,便在GooglePlay俄罗斯畅销榜登顶,打败了闻名世界的COC。
俄罗斯同时也是最值得开拓的移动电商市场,中国人喜欢海淘,俄罗斯人也不例外。ALIExpress以B2C模式切入,2015年销售额过20亿美金,同时将跨境送货时间从60天缩短至15天。
对于如何打入成熟的欧美市场,猎豹移动的Clean Master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在猎豹移动准备开始国际化前,对进军市场的选择有过激烈的讨论,猎豹CEO傅盛力排众议将国际化的第一站定在美国市场。
之所以有把握这么做,是因为美国的手机应用市场有四大品类。游戏,社交,通讯,工具。前三种都各有领导者,头部效应明显。唯独工具类分散,没领导品牌。傅盛将清理Clean这个搜索词作为关键点,纵深切入,全力投入到猎豹清理大师的开发,在不断的用户反馈中迭代产品,做到在每个智能机上都能实现快速的垃圾文件清理。
工具类最强的优势就是在于产品具有普世性,全世界的手机用户都会有相关的需求,并且不会因文化障碍影响推广,只有在后期运营时才需要考虑当地文化。正是通过在清理工具这一点的专注,猎豹的全球下载量突破了 1 亿,日均活跃用户超过 5000 万,并长期占据着 Google Play 全球工具榜前列的位置。
日本和韩国是两个相对封闭的亚洲市场,也有自己的互联网品牌,不少企业即便强如百度也难免在这里碰壁。但根据Google Admob所做的调研,这两个市场的用户却也是付费意愿最高的群体。尽管日韩用户普遍对免费应用的接受程度更高,仍有超过38%的日本玩家每月都在个性化角色上花钱,并且乐于尝试增值服务和内购项目。而日韩地区另一个共通的特点是有较高的客服要求,用户更重视其他使用者的评价,并进行横向对比。
而从地域上来看,港台是文化差异最小的地区,更适合作为App在进军东南亚地区时的试验平台。
国际化的市场推广
除了优秀的产品和市场选择之外,好的营销推广手段,也是移动App出海成功的关键所在。
与国内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复杂流量环境不同,海外市场的推广选择更加有章可循。流量的提供方主要是Google、Facebook、Twitter这样的大型广告平台,他们在广告系统、投放后台、广告产品和策略上都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一套方案。
Facebook更是成为移动App在海外推广时的重要选择之一,LEOMASTER CEO张延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Facebook的线上运营是获取用户非常有效的手段,后续LEOMASTER也跟进了一些别的运营方式,比如Google play、Instagram、Twitter等。当验证Facebook上这批用户对隐私防护确实是有需求之后,就进一步通过其他的运营来增强这批用户粘性,使其成为忠实用户。”
为了更好的使用这些大型平台,国内也有很多专职的广告代理公司,为广告主及App开发者提供基于三大平台的海外推广服务,他们优势各不相同,相比于开发者自己操作投放系统,代理商可提供的服务类型更多,也更为专业,对于刚开始进行海外推广的企业来说不失为一个优选。
另外,推广渠道还包括已经出海成功的App,许多工具类、Launcher类应用,例如Apus Launcher(已实现了全球1.2亿以上的安装量),在成为流量入口之后,也会以第三方平台的形式,将流量开放出来,成为新的App推广渠道。
而与国内众多的第三广告平台一样,海外市场同样有着大量的第三方广告平台和网盟等,他们为开发者提供覆盖全球的移动流量支持,但很多模式与国内的平台并不完全相同。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