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唐人街探案》仍然给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作为2020年开年最火爆的网剧,《唐人街探案》的三个案件历经短暂三周时间收官。尽管因“烂尾”质疑让该剧的豆瓣评分经历了从8.1到7.6分的小幅跳水,《唐人街探案》仍然给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陈思诚放弃导演身份只担任编剧,网剧《唐人街探案》延续了前作同名电影《唐人街探案1》和《唐人街探案2》的悬疑探案风格,12集的3个案件《曼陀罗之舞》、《玫瑰的名字》、《幽灵邀请赛》分别由新晋导演柯汶利、戴墨、姚文逸、来牧宽执导。
不同于前两部电影的是,网剧版的主演不再是王宝强饰演的唐仁和刘昊然饰演的秦风这对神探组合,全新主角林默是唐仁的徒弟,由邱泽饰演。网剧故事完美承接了电影剧情中唐仁、秦风去纽约探案的时间背景,期间林默留在泰国代替唐仁处理案件。
而网剧结束于所有侦探齐聚东京探案,这又和即将在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唐人街探案3》剧情背景实现了有机统一。更加凑巧的是,以网剧每周4集的更新速度计算,大结局过后一周也是电影《唐人街探案3》上映的时间。电影主演王宝强、刘昊然、肖央等人也都以客串或彩蛋的形式出现在网剧版《唐探》中,而网剧主演邱泽也将会出现在电影《唐探3》中,至此,所有侦探集结完毕,将在东京共同书写探案传奇。
“网影联动” 深挖“唐探宇宙”的无限可能
早在《唐人街探案2》上映时,陈思诚本人就提到想把唐探做成一个像漫威宇宙一样的IP,而贯穿整个“唐探宇宙”的核心就是陈思诚自创的CRIMASTER APP(世界侦探排行软件)概念。无论是电影中的唐仁/秦风组合、日本名侦探野田昊、技术大牛KIKO,还是网剧中的林默、野田昊二,亦或是一直保持神秘色彩的排名第一的Q,都在CRIMASTER侦探排行榜上有姓名,并且排名还会伴随重大案件的侦破而发生变化。
借由世界侦探排行榜,唐探的世界观得以丰富和完善。若以案件为单位,每个侦探都是独立个体且背后都具有无限可深挖的故事;当所有侦探为了共同的任务聚集在一起,则是“唐探世界观”的集中体现。这就跟“漫威宇宙”的理念不谋而合:每个超级英雄如钢铁侠、美国队长、蚁人、黑寡妇都有自己独立的故事,但当所有超级英雄齐聚在一起组成了“复仇者联盟”,又是“漫威世界观”的捍卫和实践者。
“唐探”系列虽为原创IP,但这也是它的优势:相比以往一些分散出售和改编的大IP版权(诸如《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系列)更容易进行统筹和布局。相同的故事背景、有关联的人物、同样的制作团队,往往在电影和网剧之间更能建立联系和互动。
到今年春节档,电影《唐人街探案3》已将“唐探宇宙”的世界版图从第1部的泰国曼谷、第2部的美国纽约一路扩展至日本东京;再结合网剧《唐人街探案》中其他侦探对内容体系的丰富,唐探IP确实实现了从本土走向世界、大屏幕与小银屏的联动,一个渐趋成熟的“唐探宇宙”俨然已初具规模。
可以预见,只要市场需求存在、观众反应良好,CRIMASTER排行榜上的单人侦探故事还会继续上演。
“短剧集”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唐人街探案》网剧的尝试,不仅是对“唐探宇宙”IP的一个延展,更是刷新了网剧创作的水准。电影感十足的镜头画面、短小的体量、快节奏的剧情、“网影联动”的人物故事体系,无一不展示出《唐人街探案》作为一部网剧的特殊之处。
摒弃了大多数网剧“单剧独立”开发的思维,《唐人街探案》除了因为有电影铺路、成体系开发并反哺电影这样“网影联动”的运作路径之外,12集的集数也是其作为一部悬疑剧最能调动受众胃口的体量。
娱大在查阅2020年待播剧项目备案后发现,“短剧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电视剧市场袭来。除了《唐人街探案》,爱奇艺出品的《我是余欢水》、《沉默的真相》等剧仅12集;腾讯视频出品的《摩天大楼》仅16集,优酷出品的《白色月光》、《回廊亭》等剧也都只有12集。
众平台在新的一年纷纷布局“短剧集”被指也是在向美国付费视频网站的商业化运作模式靠拢。但由于两国的制播模式具有很大差异性,完全照抄照搬欧美的“季播剧”模式倒也不现实,但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缩短剧集集数、加重对单集内容质量的投入比重,却是各平台现阶段可控、可行的路径。
根据各视频网站于2019年发布的年度财报可知,平台连年亏损已是共识,只有拿出过硬的内容,才能提升用户付费观看的意愿。当然,网剧《唐人街探案》在2020年开年取得的良好口碑和高点播热度,无疑让各平台看见了对精品“短剧集”投入的回报,这也预示着国产剧集水准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和潜能。
本文由Morketing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