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品效不分家,有“销”更有“营”。
1890年,出口阶段:企业通过合作方进行海外销售,仅出口产品或服务;代工或贴牌生产为主,品牌建设较少。
1900-1980,国际阶段:企业实现海外生产制造;销售产品或服务的同时,在海外市场建立品牌。
1980-1991,跨国阶段:企业加速海外并购;针对不同市场推出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培育品牌美誉度。
1991-now,全球阶段:充分利用各地比较优势,研产销服全球化协同,形成矩阵式管理结构;以差异化的品牌、产品矩阵覆盖全球市场,构建品牌忠诚度。
流量导向型 1.0:由流量的溢出开始进行销售,但是过程当中发现产品力不足;
产品导向型 1.5:尝试自主开发设计,品牌和人群定位初见端倪;
品牌导向型 2.0:当产品、销售、流量都竞争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会发现需要用品牌来进行差异化的营销。
供应链和生产能力基础
紧贴市场趋势而变革的营销传播能力
品牌持续成长能力
潜力大:年轻消费群体体量巨大
增速高:仍保有一定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
相对较低ROI:用户质量不高,付费意愿待教育养成
体量大:已形成大规模、成熟的移动互联网和消费市场
增速稳:仍有细分市场有渗透机会,驱动增长
相对较高ROI:用户质量高、需求明确、付费习惯相对较好
机会
推广形式新尝试:直播带货,线上发布会,跨界cobranding
行业品类新突破:“宅经济”引发电商新的品类热销:健康,家居,网服…
新兴市场机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的热门市场
来自投稿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