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3年内开店1000+,融资15亿,便利蜂为何能从传统便利店中“杀出重围”?

Sober  · 2020-10-26 11:50

【摘要】 一路狂奔的便利蜂,得年轻者得天下?

文 | Sober Zhang

编辑 | Rita Zeng

 

近日,《第一财经》杂志“新国货榜单”正式出炉,在购物品牌及休闲场所类品牌类榜单中,便利蜂成为唯一一家入选的便利店企业。

 

便利蜂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底的便利店品牌,到2017年2月才在北京中关村地区五店齐开,而如今便利蜂已经拥有接近1600家连锁店,并计划三年内开店1万家。要知道罗森在中国开设3000家店面,用了整整26年。这意味着便利蜂用不到4年时间,就追上了罗森花了13年才做到的成绩。


榜单.png


与此同时,在今年5月份,有消息称便利蜂完成新一轮融资后,累计募集资金达15亿美元。

从快速开店到受资本宠爱,还不到4岁的便利蜂,是如何从传统便利店中“杀出重围”?

 


便利店在亏损,便利蜂在盈利

 

如果现在让你说出一家便利店名,跳入你脑海里的第一选择还是7-11、全家、或是罗森吗?

 

曾几何时,这些日系便利店一直是众多消费者的首选。但如今这种情况似乎在悄然发生改变,随着今年疫情的影响,这些老牌便利店的日子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好过。

 

作为曾有“全球便利店之王”之称的7·11,在本次疫情影响之下已经有些“自身难保”。

 

《朝日新闻》曾在10月报道,日本711母公司宣布将大规模调整员工结构,至2022年裁员4000人,其中711便利店将闭店,或迁移约1000家门店。国内情况也同样,今年5月,全时便利店母公司“北京山海蓝图商业有限公司”宣布将关闭北京区域全部门店。

 

除了门店锐减,裁员,经营不善导致门店亏损也是不少便利店所面临的问题。

 

以苏宁小店为例,根据苏宁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苏宁小店自2019年1月1日至股权出售日6月24日止,贡献的净利润约为-22.1亿元。也就是说,2000多家苏宁小店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就带来了22.1亿的亏损。

 

在这些变化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便利蜂”,它仿佛如同一个“局外人”,关店、裁员、放慢开店速度等市场变化,没有丝毫影响到它,依旧坚挺如常。

 

并且,便利蜂在其北京地区超600家门店已在2019年实现整体盈利,注意,是整体盈利,并非是某几家店的盈利。同时,官方预计将于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门店营运层面的季度盈利。

 

那么便利蜂增长的关键是什么?

 


便利蜂“减龄”2大关键:数字化和年轻化

 

与传统便利店相比,便利蜂无论在经营模式,还是产品设计或是宣传方式上都在求变,而一些看很“特立独行”的做法,实际都是便利蜂则的“减龄“动作。

 

1.最具有互联网基因的连锁店品牌,用算法优化和覆盖运营中的一切。

 

除疫情影响外,711等传统便利店运营成本高,长期电商冲击,使其生存压力大或许才是真正的内因。

 

事实上,新一代便利店早就慢慢开始向数字化转型,而其中最具互联网基因的无疑是便利蜂。便利蜂创始人庄辰超曾在一次对话中讲到的:“便利店的长期价值,在于用算法来优化和覆盖营运中的一切”。

 

准确地讲,便利蜂利用算法,对整个便利店进行智能化管理。比如,订购、展示、上架存储智能化;排班和任务管理系统等。

数字化管理.jpg


便利蜂数字化管理7大关键点

 

基于智能化的管理,便利蜂在人员培养上的时间大幅减少。在便利蜂,即使你是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便利店或快餐行业的员工,在便利蜂的整套系统培训下来后成为店长,只需要6个月。而7-11培养一名优秀的店长大概需要2年时间。

 

并且在数字化的管理系统下,员工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任务。以商品陈列为例,便利蜂会提供一张陈列图,一步步告诉店员货物如何摆放,店员可以什么都不知道,即使从来没有见过这款商品,也可以同样完成任务。

 

这个数字化的“中央大脑”,分担了许多传统店员、店长的负担,任何一个环节的员工,只需要按照标准严格执行就好。


屏幕截图 2020-10-23 175301.png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数字化管理给他们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虽然便利店的员工数量少,但结账却不会出现拥堵现象。

 

这很大层面是因为便利蜂做到了结账自动化。与传统便利店最多只能有1~2名负责收银的人工收银的方式不同,便利蜂会在每家门店准备4~5台自助结账台,将消费者分散到不同的自助收银台,让消费者不再为结账排队而耽误过多的时间,尤其是早、午高峰时段,进一步提升效率。


所以常去便利蜂的人也应该可以感觉到,即使是在客流量最密集的早午高峰阶段,除了为消费者准备熟食的员工外,在店内的员工也基本且仅有一人。

 

因为从选择商品到结账出店,消费者完全可以一个人完成。比如,一些上班族,他们有时走进便利店可能只是为了一杯可以提神醒脑的咖啡,而咖啡的选择、付款和准备,消费者都可以在咖啡机前自主完成。从选咖啡到离开便利店,你或许只需要5分钟。


迷惑行为大赏 白酒味咖啡.jpg

 

所以,自助结账机一方面最大程度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帮助便利蜂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支出,故而在便利蜂基本可以做到“一人管一店”。

 

2.打造自有品牌“蜂质选”商城,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覆盖。

 

除了智能化的管理外,为了精确洞察年轻一代消费者需求,便利蜂早早就推出“蜂质选”商城作为其自有品牌。在2019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中,现状综述部分显示,便利店商品结构在进一步优化,自有品牌占比有所提高。

 

到如今在“蜂质选”中,从休闲零食到生活用品,已经拥有近400个SKU。几乎可以满足学生、白领一天的生活所需。并且“蜂质选”微信商城已经上线,这是便利蜂首次借助第三方平台销售自有品牌商品。除此之外,便利蜂已在自有APP、小程序内开通外卖业务,送货到家。同时借助“蜂质选”商城,将其服务范围将进一步拓展,实现线下到线上的覆盖,让更多不能到店的消费者也能够购买到便利蜂的产品。

 

微信图片_20201026114727.png

 

其中,蜂质选的选品,也同样离不开算法之支持与推动。 便利蜂通过对不同用户画像的描绘,做出一个大数据及算法驱动的便利店系统,并根据数据统计,针对各种“标签”人群推出有针对性的商品与活动。


在今年5月中下旬,便利蜂就在其门店内张贴着“致敬90后”的海报,并单独开辟“90后怀旧零食”专柜货架。

 

此外,蜂质选中,便利蜂持续不断推出的各类“网红”产品,也持续吸引了越来越多渴望尝试新事物的年轻消费者群体。比如去年,便利蜂曾推出了像白酒为拿铁等多种“奇葩”口味的咖啡,还被网友们投稿至迷惑行为大赏。据便利蜂内部数据披露,这些“奇葩”咖啡的出现,使其咖啡产品销量上涨15%。

 

一个又一个的网红产品不仅让便利蜂出了圈,同时也满足了年轻消费群体的猎奇心理。虽然它们只是“季节限定”,但有可能长久的留在了消费者的记忆中。

 

3.不断与手游、国漫、电影IP联名,便利蜂要做最懂90后的便利店。

 

从便利蜂在门店内张贴“致敬90后”海报和开辟“90后怀旧零食”专柜货架,也可以看出,其对于年轻化的重视。

 

根据10月9日,便利蜂发布的“双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成绩单来看,综合全国20个城市近1600家门店的情况,在10月1日-8日,90后和95后消费者成为门店消费的“绝对主力”。那么便利蜂在年轻化上是如何做的?

 

如果说曾推的出白酒味拿铁是便利蜂洞察新一代消费喜好的“勇敢”尝试,那么重IP,爱联名这一系列方式,则更直击了95、00后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偏好。

 微信图片_20201026114840.jpg


在最新一次的联名互动中,便利蜂把便利店开进了《诛仙》手游之中。


此前便利蜂还在今年7月与热血国漫《大理寺日志》联手,根据消费者在夏季对冰类饮品的需求打造相关联名产品并推出相关IP人物。

 微信图片_20201023112553.jpg


以及陆续参与《姜子牙》、《八佰》等电影宣发工作。

 

微信图片_20201023112601.jpg

 

据《2019年度电影市场报告》,20-29岁的年轻人是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贡献了全年过半票房收入。这和便利店的消费群体有很大重叠,便利蜂通过与电影等泛娱乐行业相结合的创新营销方式,进一步贴近年轻人,这也是便利蜂受到年轻人偏爱的,完成“最懂90后便利店”的重要一步。

 

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也曾强调:“门店除了传统印象中的卖东西,也可以成为很好的线下营销渠道及中国电影业宣发渠道之一,并吸引更多的影视发烧友等增量用户。”

 

综上,这些在传统便利店发展模式下看起来有些“独立特行”的发展方式,已经让便利蜂成为了连锁便利店发展的变革先行者。


 

结语

 

此前,北京曾被称为“便利店的荒漠”。但便利蜂的出现很大层面改善了这一状态,包括日后,便利蜂也会继续布局北京乃至全国各地一、二线城市。

 

“荒漠”或许不会再短时间内变成“绿洲”,但无论是便利蜂的蜂拥而至还是其它品牌的连锁便利店布局,至少不会让北京出现“一店难求”的情况。

 

同时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推出一个又一个的“网红”出圈产品,还是继续与品牌进行联名、打造IP等,便利蜂未来依旧会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群体为主要目标,持续加深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并继续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自己的服务效率。

 

据《2020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便利店实现销售额2556亿元,行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放缓,大部分便利店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还在加速对智能物流、智能监控、无人店等方面的不足。

 

到如今便利蜂在数字化方面早已不是“初级阶段”。数字化“减龄”让便利蜂走在新一代便利店前端。

 

作为近三年来中国销售额增速最快的零售业态之一,便利店其年均销售增幅达到约20%,年均门店增幅接近10%。其未来发展仍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所以便利店依旧是一门好生意,而变革先行者,便利蜂以数字为魂的一系列操作,或许可以成为便利店的“新榜样”。


Morketing原创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