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复盘海底捞海外12国周年庆:中企出海,华人才是增长引擎

Claire  · 2024-06-11 17:35

【摘要】 海底捞如何在海外庆祝30岁生日?


上个月,海底捞旗下海外业务公司特海国际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成为海底捞全球扩张之路又一个历史里程碑。


而前不久的3月份,海底捞刚刚给全球市场带去了一波惊喜:3月20日,海底捞在12个国家,给自己办了一场30周年生日派对。


面向12个海外市场,海底捞官宣改名「Haidilao Huǒguō」,并且派出首席外交官「小捞捞」,把拉面、变脸、吐火等传统绝技传播到欧、美、日、韩、东南亚。


一场全球共庆的生日派对,不仅在欢乐氛围里完成了海底捞海外品牌形象的升级,还让更多的海外消费者接触并喜欢上了这个来自中国的火锅品牌,甚至拓宽了外国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可谓一举三得。


作为跨文化传播局限性最强的一个出海赛道,中国餐饮品牌的海外营销一直很难展开——海底捞却好像是个例外。30岁的海底捞,如今已经闯荡海外12余年。前不久,海底捞六度登上了英国权威机构Brand Finance的榜单,在《2024年中国最强品牌前十名》中位列第二。Brand Finance还高度评价海底捞为:“领跑中国餐饮业的最强品牌”。


于是,我们决定把目光看向这个“最强餐饮品牌”的幕后——截止2023年底数据显示,海底捞在海外有113家门店,门店规模、客群、业绩目标各不相同。怎么利用一场活动,把全球海底捞消费者联动起来?海底捞团队想出了3个特别的元素,从文化层面调动全球消费者的情绪:品牌的「30周年」,吉祥物「小捞捞」和新名字「Haidilao Huǒguō」。


而在采访了海底捞和其出海营销伙伴Nativex之后,我们挖到了这场营销走向“全球狂欢”的底层原因:


1.海外华人,是海底捞点燃12个国家的第一棒「火炬手」;


2.海底捞的30岁party,小红书和TikTok是「传播场」,官号、KOLKOC是「社交网」,幽默的梗是「催化剂」;


3.组织一场全球跨国的事件营销,海外资源和专业团队的能力,都很重要。


海底捞事件营销的第一步:抓住关键人


海底捞店门口大排长龙、给消费者唱生日歌、数千万人观看「小捞捞」的AR特效……3月下旬,这样的场景在12个海外国家同时上演。

时间倒退1个月,我们重新推演一下海底捞是如何让上述场景发生的:

2月下旬开始,海底捞的官方小红书账号、海外市场KOL/KOC持续发声,吸引了一批当地留学生和华人进店。高度还原国内海底捞餐厅的口味,装潢和服务,甚至还准备变脸、吐火等有趣的中国表演,海底捞使这群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华人,体验到一种“回家”的熟悉感和归属感。

于是,第一批进店的客人产生强烈的分享欲,开始自发成为海底捞的“准KOC”,转告身边的好友、甚至主动借助网络的力量发帖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海底捞「30周年庆」的信息。

与此同时,TikTok平台上,海底捞的3D特效贴纸,爆发了刷屏的影响力。许多当地华人用滤镜拍摄视频,许多外国友人也在看到KOL/KOC拍摄的短视频后,加入这场狂欢中。

至此,海底捞30周年庆,真正演变成了一场从线下到线上,从国内到海外的全球生日派对。

回顾整个海底捞「30周年庆」事件营销,最成功的一点显然在于:品牌十分精准地抓住一批“关键人”,也就是海外华人群体——这群人既是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消费主力军,又是引燃品牌海外传播的“火种”。

为什么说撬动关键人,是海底捞事件营销的高明之处?

小红书账号@海底捞-澳大利亚 面向当地消费者发布的30岁生日party邀请函


首先,在最初策划时,Nativex 就建议海底捞从用户偏好出发,设计最能戳中这群人的网络传播素材:

“留学生在国外吃到海底捞”“变脸文化”“熊猫贴纸特效”,这些留学生和华人乐于关注、分享的内容类型,能给他们带来身份认同感和圈层归属感。而且这类传播素材在海外社媒平台相对少见,所以他们愿意对30周年庆以及海底捞品牌发布的其他内容进行互动、转发,甚至二创。

随后,从线下进店消费来看,海外华人又成了链接「海底捞」和「海外本土消费者」之间的传播桥梁。长久来看,在未来海底捞消费者从「华人食客为主」转向「本土食客为主」的过程中,这批人同样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拆解海底捞海外营销的底层逻辑


围绕着核心人群,海底捞做了很多事。拆解来看,Nativex 告诉我们三个底层核心逻辑「传播场」+「社交网」+「催化剂」,确保这场「生日宴」的成功:

第一,利用好两个「传播场」:小红书+TikTok,是两个“年轻潮流诞生地”。

TikTok 在海外的影响力不言而喻。Statista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TikTok全球下载量超49.2亿次,全球越来越多年轻人每天活跃在TikTok上。

同时,去年初Similarweb的一份数据显示,小红书平台11.7%的流量来源是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这说明,这两个平台都能为海外营销提供土壤。

即便如此,在品牌出海的过程中,小红书+TikTok也是比较少见的社媒平台组合。为什么海底捞在12个海外国家坚定地复用了这种模式?

小红书上,本地华人群体占比更高,所以主要作用是传递优惠信息,吸引华人进店;TikTok海外用户渗透率更高,作用是提高品牌曝光,触达泛亚裔、欧美人等目标受众。”Nativex告诉我们。于是,凭借对小红书内容生态的透彻理解,海底捞策划了好玩且有话题性的内容,如官宣「小捞捞」之前给大家留足悬念,成功撬动华人KOL和KOC的传播能量;同时,作为 TikTok for Business 最早一批合作的广告代理商,Nativex 则基于丰富的投放经验和素材优化团队,以效果广告辅佐海底捞实现在12个国家病毒式的传播。

小红书账号@海底捞—美国 发布的改英文名(左图)和给「小捞捞」造势(右图)贴文


第二步,海底捞构建了两张「社交网」:官号+社媒用户,加热情绪,加深连接。

以小红书为例,海底捞在海外12国都有官方账号,在30周年的活动前、中、后期,官方始终保持很高的发布频率,通过「小捞捞」、30周年派对邀请、特价餐品等信息,持续地抓人眼球;与此同时,也邀请当地的KOL、KOC共同面向潜在消费者发声,反复触达核心人群。

例如,小红书KOC@辣妈Wenwen 是位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带家人在芝加哥海底捞用餐后,发帖表示“芝加哥海底捞太好吃了,和国内无差别,太爱了”。该博主引发了许多海外华人的评论“还担心在国外吃不到正宗的,现在可是太开心啦”“这下不怕没有火锅吃啦”。可见,@辣妈Wenwen成了社交网上的一个触点,帮助海底捞精准地将信息传达给海外客群。

小红书账号@辣妈 Wenwen 发布的探店笔记

在这张「社交网」上,随着活动进程加深,越来越多新的30周年庆物料被放送出来,传播热度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被点燃。

第三,「催化剂」:幽默的、适配度最高的内容素材,为受众提供情绪价值。

在不同海外市场,受众对好内容的定义截然不同。

海底捞打造了憨态可掬的「小捞捞」,非常鲜明地代表着火锅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了让全球消费者喜欢上「小捞捞」,海底捞仅TikTok一个平台就定制了两版动画效果:“脑暴之后,我们做了两个版本的3D贴纸: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对中国文化接受度很高,所以用的是Q版‘小捞捞’京剧变脸,既有文化属性,又年轻;在美国等欧美国家,针对消费者热情、欢快的性格特点,设计了啤酒碰杯的特效动画,突出欢庆的氛围。

使用“小捞捞京剧变脸”特效的TikTok用户

再比如,海底捞在马来西亚的官方小红书账号,在2月底发布一则“哇塞!海底捞首席外交官即将登场!”的预热,这相当于为“准KOC”们设计了风趣幽默的传播素材,让他们有料可发,有梗可聊。

在轻松的情绪氛围里,海底捞和12国的年轻受众人群玩到一起,为他们提供了娱乐空间和情绪价值,最终直接提振了线下餐厅的进店消费量并且让品牌文化进一步破圈。

海底捞生日“全球同庆”的幕后:

让传播引燃全球的3项能力


海底捞的成功,证明中国品牌出海,从策划一场海外营销活动的核心主题到活动最终落地,能力已经日渐成熟。


Morketing 认为,“出海营销在海外需要面临跨地域、跨文化、跨市场的多重问题,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国内的营销模式,海底捞品牌每到一个新的海外市场都要把营销工作‘重做一遍’。”在品牌全球化浪潮下,以Nativex为代表的“智囊团”深度陪伴下,越来越多中国品牌能够站在全球化的视角上做好跨国营销这件事了。


就如同我们看到的,海底捞「30周年庆」最终在双平台收获了上亿次曝光。那么,光鲜背后,海底捞如何在全球统一的主题背景下,保证12国的传播效果?


海底捞表示,“在这12个市场,海底捞的业务发展阶段不一样,消费者特点也不一样。所以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主推优惠,我们是站在不同市场的需求对应的本地化营销工作。


立足全球,Nativex在海外有17家办公室,主流市场配置专业服务团队,这也保证了他们能帮助海底捞进行跨区域的市场洞察。


跨区域的统筹能力,来源于海底捞和Nativex双方团队辐射全球的营销资源和经验积累。


第一点是,出海品牌需要对全球媒体平台资源具备全局的洞察力和分辨力——海底捞选择小红书+TikTok的双平台传播模式,就是在海量的海外媒体资源里筛选出来的。我们了解到,这次海底捞的出海营销合作伙伴 Nativex 是全球主流媒体渠道的官方合作伙伴,比如海外的TikTok、Kwai、Google、Meta,国内的小红书、巨量引擎、百度、微博等等。而TikTok+小红书的传播策略是双方团队基于对火锅行业出海重视线下引流、海外食客以华人为主、火锅品牌与中国特色文化的链接等问题的全局思考以此为前提找到的最适配的传播组合


在此基础上,是达人本地化运营的资源与能力——毕竟,「30周岁生日」这个核心概念,虽然能大幅提振品牌力,但不熟悉海底捞的人群却会快速略过这类信息。打出传播热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存在品牌自娱自乐的风险。对此,海底捞把挑战赛、直播等每一项传播工作,都做了本土化的处理;Nativex在给海底捞提供海外KOL/KOC资源池之后,甚至还对达人做了品牌认知培训,方便他们在充分了解品牌的基础上输出活泼的、有个人风格的、不自嗨的内容。


最后一层,海底捞「30周年庆」营销案例里令人惊讶的一点,在于传播素材本地化的能力。当我们以全球化品牌的标准要求中国出海企业,制作跨国家的内容素材,往往是最落地且棘手的问题——这需要非常专业的人才储备。


得益于Nativex在全球各大主要市场拥有本地专业执行团队,地道的创意素材,带来了更多的传播与转化。难得的是,这12国的传播素材并不是“一次性的营销废料”,好内容还会沉淀成海底捞在当地市场的品牌资产,变“废料”为“肥料”。


综上来看,横跨12国的事件营销能够赚声量也赚销量,核心在于媒体平台、KOL、内容素材三个维度中,全球化品牌所具备的营销资源整合能力越来越高了


结语


30周年庆落幕了,海底捞还将继续新的全球化征程,下一站是哪?

Nativex未对我们透露详细的计划,但指出,“我们观察到,基于文化相似和沟通,越来越多出海品牌正在尝试海外联名营销。基于客户覆盖度,我们帮助来自不同赛道的出海品牌,找到结合点,通过联名营销形式在目标市场中,以更低成本撬动更高增长,实现共赢。当然讲好联名背后的故事,依靠的还是我们十余年全球营销经验积淀。”

有趣的是,Nativex已经服务过的全球3000+个品牌客户,全都可能是海底捞潜在合作对象。也就是说,海底捞未来还将有可能和更多中国品牌一起“抱团”出海。这是一个信号,中国出海行业,正式进入“卷”品牌的阶段。距离中国真正的全球化品牌的诞生,又迈进了一步。

从海底捞「30周年庆」来看,海底捞代表中国出海品牌、Nativex则代表在世界各地拥有「先遣部队」的营销服务机构,他们已经具备了坐上全球市场牌桌的资本与底气。

[扫码联系 Nativex,定制海外营销方案]



点击小程序 即可报名第二届全球品牌节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原创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