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亚马逊停止批发零售模式,批发商要恐慌了
近日,亚马逊停止批发零售模式,鼓励供应商直接卖给消费者。
亚马逊决心提高核心电子商务业务的利润,即使这意味着中断与长期商品批发商的关系。由于许多供应商提前几个月从制造商那里采购产品,如果亚马逊没有继续提供预期的订单,他们将不得不迅速改变销售策略。
对于亚马逊来说,可以通过降低购买、储存和运输产品的成本来赚更多的利润。与此同时,亚马逊可以向供应商收取这些服务的费用,并在每笔交易中收取佣金,这比直接购买商品然后再销售的风险要低得多。
对于供应商来说,使用自动化的亚马逊自助服务系统来减少开销,而这一系统不需要亚马逊经理人员的干预。
如此,亚马逊在向零售的更上游延伸,重构了零售的上游供应链,减少了“中间商”;同时,亚马逊赋能供应商的零售能力,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毋庸置疑,这正是电商平台、供应商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国内,随着用户和流量红利见顶,行业增速放缓,互联网巨头逐渐将目光聚焦于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向上游的供应链要利润,那么压缩不必要的供应链环节,回归零售的本质,就成为了上游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常态。
以号称中国亚马逊的电商巨头京东为例,京东对自营商品有极高的控货能力,可以规划供应链全流程,实现了供应商与消费者的直接接触,极大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目前,在全流程的供应链管控上,阿里依然在追赶京东的路上。
此前Morketing与物流行业专家沟通时,她提到,消费互联网时代,带动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快递业网络发展;产业互联网时代,将带动制造商、供应商回归到供应链的核心,像汽车物流、服装物流等细分产业物流将崛起,不断赋能制造商、供应商对自身的物流管理能力。
同样的,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中,供应商(或品牌方)将实现多渠道营销,并将加强营销的“品效合一”。
本文由Morketing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已有1人收藏
+1已有1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