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动组件
// 滑动组件
趋势TREND

国庆档三大献礼片“神仙打架”,从“又红又专”到“商业化”,主旋律电影走了多久?| 献礼季观察③

Annie  · 2019-10-10 10:41

【摘要】 请收下这份最强十一观影名单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电影市场也迎来“史上最强献礼档”。国庆档前后上映的影片无论从类型、数量还是阵容、质量来说,都远胜往年。其中,尤以9月30日同步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主旋律大片“三巨头”最为突出。


单是9月28日一日点映,三部国庆档影片就将整个电影大盘抬升至1.69亿。《我和我的祖国》排片0.5%,收获1189.3万票房,上座率高达88.1%;《攀登者》排片7.5%,收获4327.1万票房,上座率31.5%;《中国机长》排片6.4%,收获5566.6万票房,上座率达44.1%。按照如此势头发展,今年国庆档势必要远超去年国庆档19.1亿元的电影票房总成绩,将票房带向一个新的高点。


究竟哪部影片能成为今年国庆档最后的赢家?
Morketing旗下泛文娱媒体品牌《娱大》将从题材内容、主创阵容、宣发营销等维度出发,梳理今年献礼影片新格局。


题材内容多样化 

以商业片模式运营“主旋律”


以往的主旋律献礼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英雄模范人物为典型,塑造榜样;另一种则是回顾重大历史事件,纪念难忘的历史时刻。而为了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献礼片”开始探索商业化的突围之路。


自2009年《建国大业》的大获成功一举开启了“商业包装”模式的新型主旋律电影之路后,接踵而至的《智取威虎山》《战狼2》《红海行动》《烈火英雄》等大片的极佳的票房和优异口碑足以证实主旋律影片未来发展的无限空间和潜能。


新型主旋律影片多取材自真实事件、真实人物,再对其进行“商业包装”,此举既保持了传统主旋律影片的严肃基调,同时也更容易点燃受众热情。

今年国庆档献礼片“三巨头”无疑也都踩对了主旋律商业片的“点儿”:


祖国.jpg


作为一部历史片,《我和我的祖国》通过群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七个全民记忆点,以小人物的视角见证大时代的发展。过去的献礼片大都聚焦于历史的大事件和大人物,这无形中拉远了观众与内容的距离,而《祖国》中,七个历史瞬间都采用小人物的视角呈现,以小见大地展示了过去70年和每个公民息息相关的祖国发展变化。


《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分别讲述了共和国成立、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女排三连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开幕、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9.3”阅兵及朱日和阅兵的故事。


攀登者.jpg


作为一部冒险片,《攀登者》依托中国登山队1975年登顶珠峰的真实经历,向中国高度和勇于攀登世界之巅的滚烫热血致敬,也向具有攀登精神的每一个时代公民致敬。


中国机长.jpg


作为一部灾难片,《中国机长》改编自2018年川航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的真实事件。国产片少有涉及的空难题材、接近纪实的灾难还原,无不让受众贴身体验到民航工作人员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职责的热忱。


多样化的题材让今年国庆档的受众有了更多选择,同时,商业片外壳下的主旋律内核也会在这样一个特定档期下击中大多数受众的爱国情怀。受众的爱国主义情绪总能在一些特殊节点得到集中释放,并形成强大的风潮。爱国情怀没有门槛,整体受众数量增加、观影人次较往年提升也是必然的。


主场阵容豪华 

最强商业卡司集结


今年的国庆档之所以被称为“史上最强”,跟上映影片背后的出品公司、主创团队、演员阵容实力密不可分。


《我和我的祖国》和《攀登者》分别由华夏电影公司和上影集团领衔出品,两家出品公司一家是由多个国有电影单位参股投资的公司,另一家属于国有独资企业。雄厚的国企背景实力给予了这两部影片最坚实的资金和院线渠道等支持。而《中国机长》则是博纳影业今年全力打造的“中国骄傲三部曲”项目中最重要的一部。近几年深耕主旋律题材的博纳影业,此前也在《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烈火英雄》等项目中积累下了对“主流”商业大片探索的丰富经验。


主创团队方面,《我和我的祖国》是由黄建新监制,当下被公认最具实力的7位导演陈凯歌、宁浩、徐峥、管虎、薛晓路、文牧野联合指导完成;《攀登者》是由徐克监制,李仁港导演的作品;《中国机长》是由此前已操刀过《建军大业》的刘伟强执导。


《我和我的祖国》集结了葛优、黄渤、吴京、张译、杜江、惠英红、宋佳、田壮壮、刘昊然、陈飞宇等57位老中青实力派演员;《攀登者》有吴京、章子怡、王景春、成龙这“三帝一后”组成的国民免检阵容同台互飙演技;《中国机长》也有主旋律电影的硬汉标配张涵予、杜江等。


互动.jpg


三部电影的主创卡司无疑网罗了时下最具票房号召力、最具商业价值的导演和演员:文牧野曾执导的《我不是药神》单片票房超31亿元,吴京单人主演票房超125亿。吴京、张译、杜江、欧豪等人甚至同时参演了其中两部。演员在国庆档影片中的神交集,也为演员之间的互动增加了很多趣味性。还有网友笑称,国庆档不论哪部片子赢,最后都是吴京赢。


营销宣传大步调一致 

玩法“各有千秋”


国庆档的三部献礼影片完全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功条件,营销和宣传在大步调基本保持一致的基础上,每部电影也是各有各的玩法。



首先,三部影片不约而同地定档国庆前一天9月30日上映,正式开启了国庆档“三足鼎立”的格局。随后,三部影片同时于9月9日开启超前预售,意味着国庆档的排片争夺战正式拉开帷幕。最近一次,是三部影片相继宣布在9月28日开启全国大规模“点映”。“点映”大战的开启,意味着片方都对影片信心十足,并企图通过口碑的发酵去占领排片的高地。


芭莎_副本.jpg


作为最早投入宣发的国庆档头部选手,宣发物料多、投放节奏稳、合作对象“高大上”,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最大营销优势。7月25日,片方发布的第一支预告片仅在微博就达到2300万的播放量,并登顶热搜、霸屏超48小时;随后每周三的同一时间,片方都会发布一个短片的特辑和预告,再配合线下路演,在满足受众好奇心的同时将影片热度延长至最大化。
从4月25日到9月25日,《时尚芭莎》横跨五个月独家记录了这支“中国电影梦之队”的主创全家福。由许久未露面的乐坛天后王菲演唱的同名主题曲《我和我的祖国》更是点燃了“全民记忆”热情。


攀登者抖音_副本.jpg


《攀登者》则是开辟了时下最流行的短视频阵地新玩法儿。对比严肃的影片题材,抖音视频上的攀登者账号活得像个沙雕“高仿”号。通过投放大量表情包和幕后搞笑短视频,轻而易举地实现了破圈传播。


机长首映.jpg


《中国机长》更是突发奇想地围绕“高度”做文章,将首映礼发布会搬到了几万米高空上的实体飞机上,仅这一场线下活动就赚足了话题讨论度和热度。更为幸运的是,恰逢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中国机长》成为首部入驻大兴机场的电影,此举在机场范围内的游客圈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此外,影片线上发布的预告内容还获得了航空、军事等领域众多KOL的认可和自发传播,专业领域的认可增强了特定观影群体的用户粘性,也为影片实现破圈传播提供了条件。


结语


回顾新中国70年峥嵘岁月,电影产业在逐步做大做强,中国的“主旋律宇宙”也蓄势待发。近年来主旋律影片通过商业化的包装以及明星主创团队的加盟,已探索出一条高规格、产业化、高票房产出的发展模式,更难得的是观众买账。


今年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的“三足鼎立”,更是把主旋律商业化做到了极致,是电影作为商品和当下主流价值观的绝佳结合产物。究竟哪部影片能成为最终的大赢家?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由Morketing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