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inney
近段时间,三元股份一改此前“买买买”的迅速扩张姿态,反而做起了“降本增效”和“收缩业务”的调整,并对未达预期的产品线进行剥离和出售.......
但是,在这样“卖卖卖”的背景下,三元股份却对“八喜”的生产公司北京艾莱发喜食品有限公司(简称“艾莱发喜”)进行了最后收购,变成全资持股。
今年7月末,三元股份就宣布收购北京艾莱宏达商贸有限公司(简称“艾莱宏达”)手中对艾莱发喜公司最后5%的股权,此后,“八喜”冰淇淋的制作公司艾莱发喜将由三元股份全权控股。
如此与其他业务线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三元股份对冰淇淋业务的重视态度显而易见,或许对于迈向全国市场和打造“大单品”爆款的期许,同样押注在这一业务上。
11月12日,艾莱宏达正式退出艾莱发喜的股东行列。彼时,对于这一收购举动,三元股份解释为,艾莱发喜是公司重点培育的冰淇淋业务单元,本次对股权的收购也代表公司进一步加强对艾莱发喜的管理权和控制权,同时一揽子实现艾莱宏达对公司的利润补偿。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股权收购的行动,是发生在三元股份“卖卖卖”的背景下。今年10月16日,三元股份在上半年的业绩发布会上,就投资者提出的“三元股份发展最大的绊脚石是什么,人员的臃肿还是效率的低下”问题时做出回应:针对公司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工厂布局不合理、SKU过多、缺乏大单品、机构人员等问题,公司董事会已要求经营班子逐项研究并拿出相应方案。而对于这些问题,三元股份内部早有察觉。实际上,自2022年起,三元股份就先后从财务报表中剥离涂抹酱业务和首农畜牧,对应的是公司营收出现下滑。即便如此,三元股份也不得不尽早决断,因为在对公司进行激进扩张时所收购来的公司,虽然让业务布局变得多元化,但多数表现不佳,亏损严重,造成拖累。比如,涂抹酱业务在2021年和2022年的营收分别出现9.44%和69.04%的下滑;首农畜牧在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相继录得亏损后,于二季度的首月进行了及时止损,将首农畜牧27%股权转让给同属首农集团旗下的北京三元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外,一度引起关注的太子奶,在被三元股份收购后同样表现不及预期,虽然从2021年的亏损6140万元收缩至今年上半年的亏损166.91万元,但整体而言仍未脱离亏损泥潭,能不能盈利甚至成长为支撑业绩的规模,尚且难言。在不断精简业务的调整下,今年上半年,三元股份退市SKU占比近20%,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工厂布局也有序优化。当然,这一系列的改革究竟对三元的现状有多少帮助,恐怕还需要“子弹飞一会儿”。不过,这种背景下,三元股份仍旧未放弃对并购的战略推进,在三元股份看来,相比此前“激进”的扩张模式,未来公司在并购标的选择方面,将围绕公司产业特点,在大行业内加强优势或补全短板。而此次加强对艾莱发喜控股的举措,就是三元对于冰淇凌业务进一步补足和推进。在三元股份扩张业务后,其本身定位从传统的液态奶生产商进一步推展到包括冰激凌、涂抹酱、植物酸奶、甜点、乳酸菌饮料等领域,其中加码上游畜牧业也是为了能解决上游产能问题。
“硬件”设施完善后,市场也一度以为三元股份可以开始大步向前冲,然而后续发展却走上了与大家期待相反的路——三元股份出现了“消化不良”的后遗症,因产品线过多导致臃肿,定位逐渐模糊。再加上新增业务表现不佳,精简业务线就成为三元股份现在的主旋律。那三元股份为什么在众多业务中,选择进一步押注冰淇淋业务?实际上,以八喜为主要品牌的冰淇凌业务表现一直可圈可点,一方面,今年上半年艾莱发喜9879.48万元的净利润就已经占了三元股份净利润的一半以上,虽然三元股份并未全资控股,但95%的持股分得利润同样不低;另一方面,冰淇淋业务如今为营收的贡献也仅次于液态奶。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3年,三元股份的冰淇淋业务收入分别为13.22亿元、14.41亿元和16.97亿元,营收复合增长率为13.3%,已经成功成为三元股份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仅次于主业务的液态奶,而增长表现甚至优于主业务。一直以来,三元股份都受困于缺少大爆单品,这也是本次公司做产品线改革的原因之一。如今冰淇淋业务顺利成为公司第二大增长曲线,自然也是最有希望孵化出大爆单品的品类,甚至有希望进一步加大全国化脚步。作为收购来表现最好的品牌,三元股份进一步押注也是意料之中。但从宏观角度看,三元股份的冰淇淋业务仍考验重重,一方面是地域问题,一方面是行业竞争激烈。八喜主攻的是中高端市场,这也代表其产品售价并不便宜,且价格带覆盖人群往往是大城市用户,这就进一步框定了八喜的主要销售地区在一二线城市。此外,近两年冰淇淋市场迎来快速发展,除了原本就在中高端市场牢牢站稳脚跟的海外品牌,不少国内品牌也趁着电商、流量等时代红利迅速崛起,并进一步抢占中高端市场。据《2022中国冰激凌&雪糕行业趋势报告》显示,当时伊利、和路雪、蒙牛和雀巢四家占据了行业51%的市场份额,三元股份旗下的八喜市场份额仅为6%。如今经过不少后起之秀对市场的抢夺,八喜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只会更加严峻,且未来发展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所以,目前来看,增强对八喜为代表的冰淇淋业务的管理权和控制权或许只是第一步,要想要公司冰淇淋业务更进一步,三元股份仍需对其细致规划未来发展。而公司未来更加聚焦的战略,或许能让三元股份的冰淇淋业务有不一样的新表现。
推动三元股份从“买买买”模式向“卖卖卖”战略转型的最直接动因,归根结底还是业绩的持续不振。最新的财务报告揭示了这一现实。三元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97亿元,同比下降11.9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下降55.53%。回顾三元股份过去五年的业绩轨迹,自2018年营收突破70亿元后,公司增长似乎触顶。尽管2019年营收一度超过80亿元,但随后又回落至70亿元水平,2021年至2023年间,营收一直在70亿元至80亿元之间波动。在这五年的周期内,三元股份始终未能跨越90亿元的营收门槛。进一步分析数据显示,三元股份近五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仅为1.01%,而其主要竞争对手伊利、蒙牛、光明的复合增长率则分别为9.67%、7.41%、4.76%,均高于三元股份,对比之下,三元股份的增长步伐相形见绌。营收迟迟未能突破,归母净利润也在上演“两极轮跳”。近5年来,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亿元、1.09亿元、3.01亿元、0.40亿元、2.43亿元,其中2021年及2023年利润都出现大幅增长,同比增加176.15%和502.39%,而剩下的2019年、2020年及2022年则都是下滑趋势,分别下降25.51%、18.66%和86.62%业绩不振,三元股份还要面临偿债风险。数据显示,到今年三季度末,公司有短期借款10.1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0.65亿元。同期,其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有9.18亿元,无法覆盖短债规模,有超一亿元的资金缺口。与此同时,公司的经营性负债——应付账款高达9.02亿元,进一步凸显了三元股份的偿债压力。从市场面看,三元股份在北京市场的主导地位也正逐渐减弱......据悉,三元股份巅峰时期占据北京80%牛奶市场。但如今,随着北京市场的竞争加剧,包括河北乳企君乐宝等后起之秀对周围地区的强势扩张,三元股份在大本营的销售表现开始下滑。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三元牛奶总销售额为53.15亿元,去年同期为57.94亿元,有明显下滑。其中,三元液态奶前三季度销售额33.59亿元,去年同期为36.34亿元,同样出现下滑趋势。在业绩表现不振又大本营逐渐失守的情况下,三元股份确实需要做出重大调整来面对诸多问题。实际上,打造“大爆单品”一直是区域乳企的硬伤,如何走出地方迈向全国市场也是三元股份一直在做的考试,不知在此番战略调整后,三元股份是否有希望追上伊利这些曾并肩,或新乳业这种后来居上的品牌?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