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移动社交行业的潮起潮落。
2018年在移动社交领域可谓热点频出,众多新入局者试图布局垂直社交领域抢占细分赛道,但头部社交平台的优势仍十分明显,市场格局短期内难以撼动。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相关数据显示, 2018年12月,微信月活用户数10.2亿,QQ月活用户数6.5亿,微博月活用户数3.2亿,三者仍是市场主流应用。
中国移动社交行业发展趋势
虽然中国移动社交行业格局相对稳定,短期内难以出现改变格局的产品,但头部产品仍存在信息过载、功能冗杂等问题,且用户对新的社交产品也有新的需求。因此,未来头部移动社交平台势必将着眼自身产品变革,从功能及社交形式上寻求创新。
同时,随着5G商用开始落地,一些重大的技术变革或将成为中国移动社交行业变动的契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交产品结合视频成为大势所趋,社交内容载体将发生从文字到语音再到视频的转变。
此外,由于泛娱乐化平台的强互动性、高用户粘性,移动社交平台也将更多结合泛娱乐内容,以此带来用户增长,提高用户粘性,同时提供更多流量变现的可能,带动平台商业价值的提升。
目前中国移动社交平台分类与发展预测
1.即时通讯类
在即时通讯类社交应用中,腾讯系产品微信和QQ短期内仍将维持绝对领先优势。除产品变革势在必行外,未来微信也将发挥流量优势,继续加强全生态平台构建,进一步渗透至用户生活各方面;另一方面,加强视频布局,抢占视频社交市场。
2.泛娱乐社交类
目前泛娱乐社交平台中,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应用将是领跑者,在产品用户技术和发挥社交连接属性等方面均占有优势。短视频社交应用更多显示的是媒体属性,内容资源方面的实力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平台发展。未来短视频社交应用要在社交领域进一步发展,需要角逐出头部平台,社交软件属性决定其在资源和用户上需要做到市场占有率最大化才能发挥优势。
3.陌生人社交类
陌生人社交具有长期性、非持续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且用户黏度较难维持。由于陌生人社交本身属于较为敏感的情感需求,产品在运营过程中容易触碰监管红线,盈利模式也存在一定风险,未来将陌生人社交模式作为产品发展的起点,最终实现发展模式转变才会是必然趋势。
4.社交社区类
对于社交社区类产品,其往纯社交产品的突破难度较高,短期难寻突破,行业发展暂时仍将维持稳定,但在垂直细分内容领域将有更多社区类产品出现。
进入移动社交时代,除了好的平台和产品外,同时也需要好的内容加持。对于好内容来说,将会面临“能见度”和“传播性”的更高要求,要能让用户在庞杂的信息中一眼找到,且自带传播属性。用户自发转发传播的内容,意味着大量免费的曝光,也是最有价值的曝光。
移动社交时代,如何产出优质内容?
Ø 找到移动互联网上的触发点
一条内容必须含有三个东西:点、形式、后续引发的行为。最简单的找法,是泪点,嘈点,笑点,和怒点,找对点才能引起用户的共鸣,达成高频次传播。
一个点是一个基础,两个点到三个点就能引发更多的讨论;如果一个事件能够涵盖四个点,就能不断传播。而这四个点的背后其实是在移动社交里面最经典的四个情绪:
笑点:快乐让人想分享
泪点:悲伤让人期待获得共感
嘈点:恐慌让人寻求依赖和安心
怒点:愤怒驱动人们巩固同盟关系
我们要思考的就是该用什么样的内容去触发它。情绪容易带来冲动,冲动带来的就是行为。
Ø 内容设计角度
1.品牌人格化,从而抓住用户。
现代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指出“一个成功的人格化的品牌形象就是其最好的公关,能够促使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更加密切,使消费者对品牌以及其内在文化的感情逐渐加深。最终,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渐渐演变成了一个形象丰满的人,甚至拥有自己的个性、气质、文化内涵。”
让品牌有态度,有个性,有气场,甚至像人一样建立自己的圈子,像人一样的来说故事,撩拨用户,与用户互动,这就是所谓的品牌人格化。
在人格化的过程中,要抓住亚文化的机会,来形成重度区隔。如迎合年轻人口味的鬼畜文化、腹黑、二次元文化等等。
2.普通人的故事,让用户更有共鸣。
绝大部分用户都是在过普通人的日子,真实、自然有感情的普通人的故事,更能打动他们。普通人的故事,普遍的情绪,走心的内容,更能获得共鸣。
3.众创众包,让用户参与到内容之中。
可以设计半个性化模板,邀请用户再创内容流。目前移动互联网产品大多是具有UGC属性的。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社交的地方就有内容。以用户生产内容为基础,然后产生人与价值内容的关联、人与人的关联、人与商业的关联,最终得以产生商业价值。
移动社交时代,内容作为媒介传播的灵魂,依然具有强悍的生命力,唯有优质内容才会经久不衰。
摩邑诚原创,申请转载请联系作者。
已有2人收藏
+1已有1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